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22页 |
·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 | 第13-15页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类型及聚集情况 | 第15-16页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 第16-21页 |
·高血压 | 第16-17页 |
·糖尿病 | 第17页 |
·血脂异常 | 第17-18页 |
·超重或肥胖 | 第18页 |
·吸烟 | 第18-19页 |
·饮酒—AUDIT量表 | 第19页 |
·饮食结构 | 第19-20页 |
·体力活动 | 第20-21页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 | 第21-22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2-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样本来源 | 第22页 |
·初筛纳入标准(同时满足) | 第22页 |
·高危判定标准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和步骤 | 第23-26页 |
·初筛调查 | 第24页 |
·高危调查 | 第24-25页 |
·高危对象干预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页 |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质量控制 | 第27-28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8-54页 |
·全部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8-32页 |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 第28-30页 |
·调查对象的健康指标及一般资料 | 第30页 |
·调查对象的行为危险因素 | 第30-31页 |
·调查对象的疾病史和治疗史情况 | 第31-32页 |
·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基本情况分析 | 第32-36页 |
·高危人群的健康指标和一般资料 | 第32-33页 |
·高危人群吸烟状况 | 第33-34页 |
·高危人群饮酒状况——AUDIT量表 | 第34-36页 |
·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EQ-5D量表 | 第36-38页 |
·EQ-5D量表五维度三水平健康问题 | 第36-37页 |
·健康状况自评分情况—EQ-VAS评分 | 第37-38页 |
·不同特征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率 | 第38-40页 |
·不同特征人群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0-45页 |
·不同性别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0页 |
·不同年龄组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0-41页 |
·不同BMI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1页 |
·不同民族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1-42页 |
·不同户口类型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2页 |
·不同婚姻状况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2-43页 |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3页 |
·不同职业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3-44页 |
·不同家庭年收入人群中四种高危类型检出率情况 | 第44-45页 |
·不同特征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四种高危类型聚集情况 | 第45-46页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6-51页 |
·人口学因素 | 第47-49页 |
·健康指标 | 第49-50页 |
·行为危险因素 | 第50页 |
·疾病史 | 第50-51页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1-5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4-69页 |
·吉林省心血管疾病高危率及其现状分析 | 第54-56页 |
·不同性别、年龄段高危率现状 | 第54-55页 |
·不同BMI高危率现状 | 第55页 |
·不同民族、户籍类型高危率现状 | 第55页 |
·不同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及职业高危率现状 | 第55-56页 |
·心血管病高危检出类型情况及高危类型的聚集情况 | 第56-59页 |
·不同性别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 | 第56页 |
·不同年龄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 | 第56-57页 |
·不同BMI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 | 第57页 |
·不同民族、户籍状态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 | 第57-58页 |
·不同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 | 第58页 |
·不同职业、家庭收入人群高危检出类型情况 | 第58页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高危类型聚集情况 | 第58-59页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相关影响因素 | 第59-65页 |
·人口学因素 | 第60-61页 |
·健康指标 | 第61页 |
·吸烟 | 第61-62页 |
·饮酒 | 第62-64页 |
·高血压史 | 第64页 |
·糖尿病史 | 第64-65页 |
·高危人群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EQ-5D量表 | 第65-66页 |
·EQ-5D量表五维度三水平健康问题 | 第65-66页 |
·EQ-VAS评分情况 | 第66页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干预 | 第66-69页 |
·一级预防 | 第66-67页 |
·二级预防 | 第67-6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7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