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政治协商会议论文

苏州市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论第10-19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2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2-17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一)基本思路第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25页
 一、基本概念界定第19-22页
  (一)政治协商制度第19-20页
  (二)政协委员第20-21页
  (三)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第21-22页
 二、理论基础第22-25页
  (一)协商民主理论第22-23页
  (二)公众参与理论第23-25页
第二章 建立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的必要性、功能和相关政策规定第25-30页
 一、建立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的必要性第25-26页
  (一)建立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是政协章程的基本要求第25页
  (二)建立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是积极实践履职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第25-26页
  (三)建立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是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第26页
  (四)建立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是推进政协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26页
 二、建立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的功能第26-28页
  (一)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第26-27页
  (二)扩大了政协组织的影响第27页
  (三)适应了政协委员结构的变化第27-28页
  (四)发挥了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第28页
 三、现阶段我国政协委员服务联络相关政策规定第28-30页
第三章 苏州市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建设及其运行现状第30-46页
 一、苏州市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建设第30-39页
  (一)基础条件第30-33页
  (二)组织建设第33-35页
  (三)制度保障第35-37页
  (四)服务联络载体第37-39页
 二、运行现状第39-46页
  (一)搭建知情明政平台第39-40页
  (二)创新活动形式第40-41页
  (三)优化工作机制第41-44页
  (四)服务联络成效第44-46页
第四章 苏州市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6-52页
 一、存在的问题第46-49页
  (一)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均衡第46-47页
  (二)政协委员服务联络平台单一第47-48页
  (三)政协委员参加政协活动缺乏制度化保证第48-49页
  (四)服务联络政协委员的管理机制存在缺失第49页
 二、原因分析第49-52页
  (一)政协委员遴选机制不健全第49-50页
  (二)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第50-51页
  (三)政协机关自身建设仍需完善第51-52页
第五章 优化苏州市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的路径及其启示第52-62页
 一、优化路径第52-59页
  (一)构建政协委员服务联络体系第52-55页
  (二)畅通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渠道第55-56页
  (三)改进政协委员遴选方式第56-57页
  (四)完善基层政协联动工作体制第57-58页
  (五)加强政协机关自身建设第58-59页
 二、苏州市政协委员服务联络机制建设的启示第59-62页
  (一)准确定位,明确方向第60页
  (二)建立机制,逐步推进第60页
  (三)因地制宜,各显特色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后记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包容性政治的建构--缅甸转型中的族群政治问题研究
下一篇:提升民主党派参与地方协商民主有效性的对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