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第一章 黄牛ACTL8基因遗传变异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黄牛品种简介 | 第15-16页 |
·ACTL8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肌动蛋白概况 | 第16-17页 |
·ACTL8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ACTL8的生物学功能 | 第18页 |
·ACTL8与细胞骨架 | 第18-19页 |
·ACTL8与细胞运动 | 第19页 |
·ACTL8与细胞分裂 | 第19页 |
·ACTL8与肌肉 | 第19-20页 |
·ACTL8与肿瘤 | 第20页 |
·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20-22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22页 |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 | 第22-23页 |
试验研究 | 第23-75页 |
第二章 黄牛ACTL8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 第23-37页 |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黄牛血样样品 | 第23-24页 |
·黄牛生长发育性状 | 第24页 |
·试验所需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4页 |
·试验所需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牛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4页 |
·DNA质量的检测 | 第24页 |
·PCR引物的设计 | 第24-25页 |
·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 | 第25-26页 |
·酵切引物的设计 | 第26页 |
·对酵切位点进行PCR扩增 | 第26-27页 |
·酵切分析 | 第27页 |
·统计分析 | 第27-29页 |
·相关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相关分析统计模型 | 第28-29页 |
·相关分析软件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牛基因组DNA样品质量的检测 | 第29页 |
·牛ACTL8基因多态位点的检测分析 | 第29-30页 |
·牛ACTL8基因插入缺失位点的验证分析 | 第30-32页 |
·牛ACTL8基因多态位点酶切引物的设计 | 第32页 |
·牛ACTL8基因多态位点酶切的鉴定结果 | 第32-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关于牛ACTL8基因多态位点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35-36页 |
·牛ACTL8基因SNPs位点的分析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黄牛ACTL8基因多态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分析 | 第37-50页 |
·牛ACTL8基因SNP 1 位点的遗传多样性统计 | 第37-38页 |
·牛ACTL8基因SNP 4 位点的遗传多样性统计 | 第38-40页 |
·牛ACTL8基因SNP 5 位点的遗传多样性统计 | 第40-41页 |
·牛ACTL8基因SNP 7 位点的遗传多样性统计 | 第41页 |
·牛ACTL8基因SNP 8 位点的遗传多样性统计 | 第41-42页 |
·牛ACTL8基因SNP 11位点的遗传多样性统计 | 第42-43页 |
·牛ACTL8基因SNP 12位点的遗传多样性统计 | 第43-44页 |
·牛ACTL8基因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4-48页 |
·秦川牛ACTL8基因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4页 |
·夏南牛ACTL8基因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4-45页 |
·德南牛ACTL8基因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5-46页 |
·南阳牛ACTL8基因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6页 |
·郏县红牛ACTL8基因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6-47页 |
·晋南牛ACTL8基因SNPs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的生物学意义 | 第48-49页 |
·连锁不平衡分析的生物学意义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ACTL8基因多态性与六个黄牛品种主要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0-64页 |
·黄牛部分生长性状和ACTL8基因SNPS的关联分析 | 第50-62页 |
·秦川牛群体内ACTL8基因的SNPs突变位点与主要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0-53页 |
·夏南牛群体内ACTL8基因的SNPs突变位点与主要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3-55页 |
·郏县红牛群体内ACTL8基因的SNPs突变位点与主要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414.1.4 德南牛群体内ACTL8基因的SNPs突变位点与主要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5-59页 |
·南阳牛群体内ACTL8基因的SNPs突变位点与主要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9-61页 |
·晋南牛群体内ACTL8基因的SNPs突变位点与主要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黄牛ACTL8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 | 第64-75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64-67页 |
·试验动物和所需组织 | 第64页 |
·试验所需试剂及溶液的配制和仪器设备 | 第64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2页 |
·组织RNA质量检测结果 | 第67页 |
·定量引物质量检验结果 | 第67-68页 |
·ACTL8基因在秦川牛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的表达量 | 第68-72页 |
·讨论 | 第72-73页 |
·内参基因β-actin的选择 | 第72页 |
·牛ACTL8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和创新点 | 第75-77页 |
试验结论 | 第75页 |
创新点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附录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