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衣藻富硒生物学特性及其转录组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藻类富硒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硒蛋白基因结构和功能 | 第13-16页 |
·转录组测序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8-36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藻株 | 第18页 |
·试剂 | 第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培养基配置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莱茵衣藻生长和富硒量的影响 | 第20页 |
·莱茵衣藻富硒动态效应 | 第20页 |
·不同培养时期添加亚硒酸钠对莱茵衣藻富硒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总硒含量测定 | 第20-21页 |
·有机硒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莱茵衣藻富硒培养下基因表达的转录组学分析 | 第21-32页 |
·样品准备 | 第21-22页 |
·RNA提取 | 第22-23页 |
·RNA样品检测 | 第23页 |
·RNA文库构建 | 第23页 |
·文库质控 | 第23页 |
·上机测序 | 第23-24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4-32页 |
·加硒对莱茵衣藻硒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2-36页 |
·莱茵衣藻硒蛋白相关基因预测 | 第32页 |
·引物设计 | 第32页 |
·富硒莱茵衣藻的培养 | 第32-33页 |
·莱茵衣藻总RNA的提取 | 第33-34页 |
·莱茵衣藻RNA反转 | 第34-35页 |
·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第36-70页 |
·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莱茵衣藻生长和富硒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莱茵衣藻富硒动态效应 | 第37-39页 |
·加硒对莱茵衣藻基因表达的转录组学分析 | 第39页 |
·加硒对莱茵衣藻基因表达的转录组学分析 | 第39-64页 |
·RNA质量检测分析 | 第39-41页 |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第41-42页 |
·比对效率统计 | 第42页 |
·比对结果作图 | 第42-43页 |
·新基因的发掘和功能注释 | 第43-50页 |
·新基因GO功能注释 | 第43-46页 |
·新基因COG功能注释 | 第46-47页 |
·新基因KEGG分布 | 第47-50页 |
·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50-52页 |
·差异表达分析 | 第52-64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56-59页 |
·差异基因COG分类 | 第59-61页 |
·差异表达基因Pa化way分析 | 第61-64页 |
·加硒对莱茵衣藻硒蛋白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 第64-68页 |
·莱茵衣藻硒蛋白相关基因预测 | 第64-67页 |
·QPCR引物设计 | 第67-68页 |
·硒蛋白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68-7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