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政府部门防治建筑工程串标问题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导论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 研究背景第9-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3. 研究现状综述第13-15页
二、我国部分省市政府治理串标问题的实践第15-19页
 (一) 国内各地区建筑工程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简介第15页
 (二) 国内各地区治理串标问题主要措施第15-19页
  1. 加强招标代理机构诚信管理第15-16页
  2. 加强评标专家动态管理第16-17页
  3. 实行评标后评估制度第17-18页
  4. 推行电子招标投标、远程异地评标办法第18-19页
三、海南省政府部门治理串标问题的现状第19-32页
 (一) 海南省建筑市场情况简介第19-21页
  1. 存在的突出问题第20页
  2. 治理取得的一些成效第20-21页
 (二) 海南省建筑工程串标表现形式第21-23页
  1. 直接规避招标第21页
  2. 挑选称心的招标代理第21页
  3. 限制信息传播第21页
  4. 资格预审排斥竞争对手第21-22页
  5. 选择可控的交易场所第22页
  6. 挂靠投标第22页
  7. 控制评标第22-23页
 (三) 海南省建筑工程串标主要原因分析第23-25页
  1. 建筑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激烈第23-24页
  2. 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有些执行不到位第24页
  3. 市场监管任务繁重,机构人员力量薄弱第24页
  4. 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太小,后续监管存在漏洞第24页
  5. 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第24-25页
 (四) 海南省有关部门治理串标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第25-30页
  1. 海南省政府部门治理串标问题职责梳理第25-26页
  2. 海南省有关部门治理串标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第26-30页
 (五)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2页
  1. 职责不明,各自为政第30页
  2. 多头监管,缺乏统筹第30页
  3. 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模式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第30页
  4. 惩处力度不够第30-31页
  5. 有关部门存在角色错位、越位等问题第31-32页
四、对政府部门改进串标治理的对策建议第32-36页
 (一) 完善有关政策规章,提升惩处力度第32页
 (二) 加强招标代理单位机构的行业自律,促进其规范经营第32页
 (三) 加强对代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第32页
 (四) 依靠利益相关人进行社会监督第32-33页
 (五) 加快实施电子招标,通过信息化手段排除个体干扰第33页
 (六) 清理完善评标专家库,加大对专家的监管力度第33页
 (七)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部门在招投标中的地位第33-36页
  1. 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第34页
  2. 引入社会投资,打破垄断第34-36页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第36-38页
 (一) 结论第36页
 (二) 展望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
下一篇:香蕉根际土壤稳定微生物菌群的构建及其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