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OCDMA系统框架 | 第12-14页 |
·O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重点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OCDMA系统相关数学理论 | 第17-25页 |
·集合论和群论基础 | 第17-19页 |
·集合论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群论相关概念及性质 | 第18-19页 |
·环、域及Galois理论 | 第19-22页 |
·环和域 | 第19-21页 |
·环的基本定义 | 第19页 |
·域的基本性质和定义 | 第19-21页 |
·有限Galois域 | 第21-22页 |
·图论基础 | 第22-24页 |
·图的基本定义和概念 | 第22-23页 |
·图的计算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OCDMA系统素数码的性能分析 | 第25-33页 |
·基本素数码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 第25-28页 |
·初始化基本素数码相关性 | 第25-26页 |
·基本素数码误码率分析与仿真 | 第26-28页 |
·扩展素数码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 第28-31页 |
·扩展素数码相关性 | 第29页 |
·扩展素数码误码率分析与仿真 | 第29-31页 |
·扩展同余码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OCDMA系统光正交码性能分析与构造方法 | 第33-44页 |
·光正交码性能分析 | 第33-37页 |
·光正交码的相关性能分析 | 第33页 |
·光正交码的容量分析及仿真 | 第33-35页 |
·光正交码误码率分析及仿真 | 第35-37页 |
·严格最佳光正交码的直接构造法 | 第37-40页 |
·贪婪算法构造OOC的步骤及计算机流程 | 第37-38页 |
·利用差集构造光正交码 | 第38-40页 |
·光正交码的差集合定义 | 第38-39页 |
·基于差集的光正交码构造算法 | 第39-40页 |
·一种改进的直接构造法的设计思路与计算机流程 | 第40-43页 |
·基于图论构造距离集合 | 第40-41页 |
·改进算法构造步骤及计算机流程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OCDMA系统中跳频扩时码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 第44-61页 |
·2D-OOC码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 第44-49页 |
·2D-OOC码的构造原理 | 第44-45页 |
·2D-OOC码字容量分析与仿真 | 第45-46页 |
·2D-OOC码字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2D-OOC码字误码率分析与仿真 | 第47-49页 |
·2D-PC码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 第49-55页 |
·2D-PC码的构造原理 | 第49-50页 |
·2D-PC码字相关性分析 | 第50-53页 |
·2D-OOC码字误码率分析与仿真 | 第53-55页 |
·一种新的二维跳频扩时码EQC/OOC码的构造及性能分析 | 第55-60页 |
·EQC/OOC码的构造原理 | 第55-56页 |
·EQC/OOC码字容量分析 | 第56页 |
·EQC/OOC码自相关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56-57页 |
·EQC/OOC码互相关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