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及提取谱动学法 | 第8-17页 |
1 中药成分提取的传质过程 | 第8-9页 |
2 传统的中药提取工艺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 第9-11页 |
·传统的提取工艺研究现状 | 第9页 |
·提取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3 中药提取谱动学提出 | 第11-16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1-15页 |
·参数的测定及计算 | 第15-16页 |
·需测定的参数 | 第15页 |
·需计算的参数 | 第15-16页 |
4 展望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补阳还五汤五种成分提取动力学研究 | 第17-36页 |
1 材料 | 第17-18页 |
·仪器 | 第17页 |
·试剂 | 第17页 |
·药材 | 第17-1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8-34页 |
·川芎嗪、苦杏仁苷、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 第18-22页 |
·色谱条件 | 第18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18-19页 |
·供试品溶液与各有效成分总量溶液的制备 | 第19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19-20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0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20-21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21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21-22页 |
·改良差示酚硫法测定多糖含量 | 第22-25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2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2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2-23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3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23-24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24页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24-25页 |
·供试品溶液的多糖含量测定 | 第25页 |
·细胞室、质外体室、溶液室体积及分配系数ρ_2测定 | 第25-26页 |
·参数计算 | 第26-34页 |
3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补阳还五汤多成分提取谱动学研究 | 第36-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36页 |
·色谱条件 | 第36页 |
·供试品溶液与各成分总量溶液的的制备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57页 |
·供试品溶液与总量溶液的的测定 | 第36-40页 |
·分配系数ρ_2测定 | 第40-42页 |
·参数的计算 | 第42-57页 |
3 讨论 | 第57-59页 |
第四章 补阳还五汤提取网络动力学的研究 | 第59-68页 |
1 数学原理 | 第59-62页 |
2 补阳还五汤提取网络动力学作用系数的计算 | 第62-67页 |
3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87页 |
附录A 综述 | 第73-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