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为例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第23页 |
|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3-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 第2章 水景设计概述 | 第26-42页 |
| ·水景概述 | 第26-32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 ·水景形态与类型 | 第27-30页 |
| ·水景的作用 | 第30-32页 |
| ·水景的文化内涵 | 第32页 |
| ·水景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2-41页 |
| ·水的构景 | 第32-34页 |
| ·水之装饰构景 | 第34-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3章 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设计探讨 | 第42-55页 |
| ·大学校园水景设计的主要原则 | 第42-44页 |
| ·地域性原则 | 第42页 |
| ·人本性原则 | 第42-43页 |
| ·文化性原则 | 第43-44页 |
| ·生态性原则 | 第44页 |
| ·大学校园水景营造所要考虑的要素 | 第44-47页 |
| ·自然要素 | 第44-45页 |
| ·人文要素 | 第45-46页 |
| ·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 | 第46-47页 |
| ·东北寒地大学校园水景的设计表达 | 第47-54页 |
| ·营造适应地域实际环境的水景形式 | 第47-49页 |
| ·彰显与传承校园文化的水景意境 | 第49-51页 |
| ·营造满足师生各种需求的水景场所 | 第51-53页 |
| ·构建生态化和可持续性的水景系统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4章 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水景优化设计 | 第55-81页 |
| ·净月校区水景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 第55-59页 |
| ·净月校区水景现状 | 第55-56页 |
| ·净月校区水景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6-59页 |
| ·净月校区水景优化设计的主要策略 | 第59-63页 |
| ·优化水景分布格局,进一步完善结构体系 | 第59-60页 |
| ·立足地域自然环境,创新水景内容与形式 | 第60-61页 |
| ·挖掘冰雪文化内涵,打造校园文化特色景观 | 第61-62页 |
| ·加强地域植物搭配,创新水体与设施环境 | 第62-63页 |
| ·净月校区水景方案设计 | 第63-80页 |
| ·设计理念 | 第63页 |
| ·设计原则 | 第63-64页 |
| ·设计方案 | 第64-67页 |
| ·水景分区设计 | 第67-72页 |
| ·水景观赏线路设计 | 第72-73页 |
| ·植物种植设计 | 第73-76页 |
| ·滨河驳岸设计 | 第76-77页 |
| ·水景小品设置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结论 | 第81-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图片索引 | 第87-90页 |
| 附录 | 第90-92页 |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