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盘式挖泥船吸盘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5页 |
·疏浚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 第11-13页 |
·挖泥船挖泥型式特点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吸盘式挖泥船工作原理和优点 | 第16-17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固体物料运输理论及吸盘型式的研究 | 第19-35页 |
·固体物料水力运输与临界速度理论 | 第19-26页 |
·水力输送机理 | 第19-22页 |
·流型的分类 | 第22-23页 |
·固液两相流临界流速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23-24页 |
·临界速度的确定 | 第24-26页 |
·吸盘口形状的研究 | 第26-29页 |
·吸盘口形状分析理论依据 | 第26-27页 |
·几种吸盘口形状的分析 | 第27-29页 |
·多体吸盘型式的探究 | 第29-31页 |
·多股射流间的相互影响 | 第31-33页 |
·多股射流简介 | 第31-32页 |
·多股冲击射流对底板动压的影响 | 第32-33页 |
·吸盘口栅格作用分析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流体动力学理论与多相流模型的确定 | 第35-47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 | 第35-38页 |
·控制方程 | 第35-36页 |
·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数值模拟基础 | 第37-38页 |
·湍流模型 | 第38-43页 |
·标准κ-ε两方程模型 | 第38-40页 |
·RNGκ-ε模型 | 第40-41页 |
·近壁面处理 | 第41-43页 |
·多相流模型 | 第43-46页 |
·VOF模型 | 第43-44页 |
·Eulerian模型 | 第44页 |
·Mixture模型 | 第44-45页 |
·方程及常用参数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吸盘实体建模及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47-61页 |
·PRO/E及FLUENT软件简介 | 第47-48页 |
·Pro/E软件 | 第47-48页 |
·FLUENT软件 | 第48页 |
·吸盘主体模块三维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48-52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网格的划分 | 第49-52页 |
·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52-53页 |
·主要参数及求解特征 | 第52-53页 |
·边界条件定义 | 第53页 |
·设置求解过程中的监视参数 | 第5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吸盘整体的压力分布 | 第53-55页 |
·浓度和颗粒大小对吸泥效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浓度和颗粒大小对吸口速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高压冲水系统喷嘴型式优化 | 第61-71页 |
·高压冲水系统计算模型 | 第61-63页 |
·水箱内部基本流场分析 | 第63-64页 |
·不同入流形式的比较分析 | 第64-66页 |
·不同类型喷嘴的比较分析 | 第66-69页 |
·喷嘴喷射能力分析 | 第66页 |
·三种类型喷嘴的比较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