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2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及其不足 | 第20-21页 |
·主要工作 | 第20页 |
·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20-21页 |
·本文基本框架 | 第21-22页 |
第2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的基础理论 | 第22-28页 |
·住房公积金与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22-23页 |
·住房公积金 | 第22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22-23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过程 | 第23-24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6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状况比较的综合评分法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山西省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状况分析 | 第28-38页 |
·山西省住房公积金缴存状况分析 | 第28-31页 |
·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及覆盖率分析 | 第28-29页 |
·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分析 | 第29-31页 |
·山西省住房公积金使用状况分析 | 第31-36页 |
·住房公积金提取情况分析 | 第31-32页 |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分析 | 第34页 |
·住房公积金购买国债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住房公积金使用与运用率及资金沉淀情况 | 第35-36页 |
·山西省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状况分析 | 第36-37页 |
·山西省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状况分析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山西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运行状况分析 | 第38-61页 |
·山西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缴存状况比较分析 | 第38-44页 |
·缴存人数与覆盖率分析 | 第38-40页 |
·缴存额分析 | 第40-44页 |
·缴存情况比较小结 | 第44页 |
·山西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使用状况比较分析 | 第44-54页 |
·提取情况比较分析 | 第44-48页 |
·贷款情况比较分析 | 第48-53页 |
·购买国债情况比较分析 | 第53页 |
·公积金使用率、运用率和沉淀率比较分析 | 第53-54页 |
·使用情况比较小结 | 第54页 |
·山西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状况比较分析 | 第54-56页 |
·山西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个贷风险状况比较分析 | 第56页 |
·山西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运行状况综合比较 | 第56-60页 |
·综合评分指标体系 | 第57-59页 |
·综合评分结果及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改善山西省地级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状况的建议 | 第61-67页 |
·运行状况较好的地级市具体表现及建议 | 第61-63页 |
·运行状况较好的地级市的具体表现 | 第61-62页 |
·运行状况较好的地级市的改善建议 | 第62-63页 |
·运行状况一般的地级市具体表现及建议 | 第63-65页 |
·运行状况一般的地级市的具体表现 | 第63-64页 |
·运行状况一般的地级市的改善建议 | 第64-65页 |
·运行状况较差的地级市具体表现及建议 | 第65-67页 |
·运行状况较差的地级市的具体表现 | 第65-66页 |
·运行状况较差的地级市的改善建议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1、结论 | 第67-68页 |
2、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