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设计及仿真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5页
   ·引言第9页
   ·国内外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的发展现状第9-11页
     ·国内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的发展现状第9-10页
     ·国外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立柜门的种类及基本特性第11-13页
     ·立柜门的种类第11-12页
     ·立柜门的基本特性第12-13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2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总体设计研究第15-31页
   ·立柜门孔槽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第15-17页
     ·立柜门孔槽的结构特点第15-16页
     ·立柜门孔槽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第16-17页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的总体布局第17-20页
     ·机床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第17页
     ·影响机床的总体布局的基本因素第17-18页
     ·机床的结构形式分析第18-19页
     ·坐标系统的确定第19页
     ·运动方式的确定第19-20页
     ·机床总体布局方案第20页
   ·主传动系统和进给系统方案确定第20-21页
     ·主传动系统第20-21页
     ·进给系统第21页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机械系统设计第21-26页
     ·机床的结构组成第21-23页
     ·机床功能部件介绍第23-25页
     ·机床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第25-26页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气动系统设计第26-30页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气动元件选择及位置分布第26-28页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气动回路的设计第28页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电气动作顺序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自动上料机构和定位夹紧机构设计分析第31-40页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自动上料机构设计第31-33页
     ·自动上料机构结构设计第31-32页
     ·自动上料机构的传动机构设计第32-33页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定位夹紧机构设计仿真第33-39页
     ·定位夹紧机构的结构设计第33-34页
     ·对中夹紧机构中齿轮齿条啮合力的仿真分析第34-37页
     ·立柜门孔槽切削受力分析计算第37-39页
     ·定位夹紧机构动力系统选择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横梁主轴运动机构设计分析第40-54页
   ·横梁主轴运动机构的结构设计第40-41页
   ·横梁主轴运动机构主传动系统设计第41-42页
     ·机床主轴的特点及结构第41页
     ·电主轴的结构设计第41-42页
   ·横梁主轴运动机构进给系统设计第42-46页
     ·进给系统传动链的组成第43页
     ·步进电机的选择第43-44页
     ·传动链的设计计算第44-46页
   ·龙门横梁的有限元分析第46-52页
     ·龙门横梁的受力分析第46-47页
     ·龙门横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7-48页
     ·龙门横梁的静力分析第48-49页
     ·龙门横梁的模态分析第49-51页
     ·龙门横梁的谐响应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5 立柜门孔槽数控加工及编程方法研究第54-63页
   ·数控加工技术概述第54页
   ·立柜门孔槽数控加工原理第54-55页
   ·立柜门孔槽数控加工编程方法的选择第55-56页
     ·手工编程第55页
     ·自动编程第55-56页
   ·基于Pro/NC模块的立柜门孔槽数控加工程序的生成过程第56-62页
     ·Pro/NC加工模块功能介绍第56页
     ·立柜门孔槽NC加工的操作流程第56-58页
     ·立柜门在NC加工模块中程序的生成过程第58-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6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的运动仿真分析第63-69页
   ·Pro/E运动仿真介绍第63页
   ·运动仿真的基本工作流程第63-64页
   ·立柜门孔槽专用数控加工设备的运动仿真分析第64-68页
     ·运动仿真模型建立第64-65页
     ·运动仿真模型的连接装配第65-66页
     ·设置运动环境第66-67页
     ·运动仿真的结果回放与分析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OFD法的钢结构焊缝超声无损检测研究
下一篇:叶酸介导EGCG白蛋白肿瘤靶向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优化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