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的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国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二、国内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1-13页
 第三节 本文采取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研究思路第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货币政策的理论梳理第15-22页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中性和非中性第15-18页
  一、货币政策中性第15-17页
  二、货币政策非中性第17-18页
 第二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第18-22页
第三章 我国的货币政策发展及现状第22-27页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第22页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实施的主要货币政策第22-23页
 第三节 央行的货币政策所采用的工具第23-25页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第23-25页
  二、有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第25页
 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现状和分析第25-27页
  一、基于生产要素流动性的标准第25-26页
  二、基于开放度标准第26页
  三、产品多样化标准第26-27页
第四章 我国长江经济带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第27-54页
 第一节 实证研究方法的理论梳理第27-29页
  一、本章所采用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第27页
  二、本章实证研究的所采用的具体方法第27-29页
 第二节 样本与数据第29-31页
  一、变量选择第29-30页
  二、数据和样本的选取第30页
  三、对于数据的说明和分析第30-31页
 第三节 对长江经济带三个区域的实证检验第31-42页
  一、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第31-33页
  二、因果格兰杰检验第33-35页
  三、构建VAR模型第35-38页
  四、脉冲响应函数第38-41页
  六、方差分解第41-42页
 第四节 三个代表省市的实证分析第42-51页
  一、平稳性检验第43-44页
  二、基于VAR模型的因果格兰杰检验第44-45页
  三、构建VAR模型第45-47页
  四、脉冲响应分析第47-48页
  五、累积脉冲响应分析第48-49页
  六、预测方差分解第49-51页
 第五节 本章总结第51-54页
第五章 区域差异非对称的原因分析和建议第54-59页
 第一节 货币传导机制论第54-56页
  一、传统的利率传导机制第54-55页
  二、资产价格渠道第55-56页
 第二节 货币传导渠道中的经济主体第56-58页
  一、金融市场第56-57页
  二、企业第57页
  三、作为消费者的个人第57-58页
 第三节 对于我国区域差异效应的对策和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本人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述亚当·斯密反垄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中国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