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拌热再生技术在迁曹线大修工程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国内需求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需求 | 第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迁曹线大修工程结构设计 | 第15-21页 |
·迁曹线公路概况 | 第15-16页 |
·大修前路面状况 | 第16-18页 |
·路面大修工程结构设计 | 第18-19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工程设计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旧沥青混合料(RAP)性能评价 | 第21-26页 |
·旧沥青性能测试 | 第21-23页 |
·旧沥青含量测试 | 第23页 |
·旧矿料级配及密度 | 第23-25页 |
·旧矿料级配测试 | 第23-25页 |
·旧矿料密度测试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旧沥青再生机理与方法研究 | 第26-33页 |
·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分析 | 第26-27页 |
·沥青老化机理 | 第26-27页 |
·沥青再生机理 | 第27页 |
·旧沥青再生研究 | 第27-32页 |
·沥青再生方式的选择 | 第27页 |
·基于加入再生剂的再生沥青性能 | 第27-30页 |
·基于加入新沥青的再生沥青性能 | 第30-31页 |
·对比两种再生方式的再生沥青性能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33-65页 |
·材料性能评价 | 第33-35页 |
·目标配合比设计 | 第35-56页 |
·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的选择 | 第36-37页 |
·Marshall级配设计 | 第37-42页 |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第42-45页 |
·AC-20C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 第45-51页 |
·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的确定 | 第51-52页 |
·Superpave级配设计 | 第52-54页 |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第54-55页 |
·Superpave-20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 第55-56页 |
·两种不同设计方法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 | 第56页 |
·生产配合比设计 | 第56-64页 |
·热料仓材料试验 | 第57-58页 |
·生产配合比调整 | 第58-63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 第65-75页 |
·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 第65-68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制 | 第65-66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运输 | 第66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与碾压 | 第66-68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 第68-71页 |
·回收材料(RAP) | 第68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 第68-69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 | 第69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油石比 | 第69-70页 |
·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 第70-71页 |
·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检测 | 第71-73页 |
·再生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跟踪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6页 |
·下一步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