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回顾 | 第11-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页 |
·综合述评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文章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8页 |
2 预期损失模型提出的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金融工具会计理论 | 第18-20页 |
·金融工具的概念 | 第18-19页 |
·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 | 第19-20页 |
·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规定及不足 | 第20-21页 |
·预期损失模型提出的合理性 | 第21-24页 |
3 预期损失模型的争论与发展 | 第24-46页 |
·预期损失模型的争议及解释 | 第24-26页 |
·预期损失模型的争议 | 第24页 |
·预期损失模型争议解释 | 第24-26页 |
·预期损失模型具体规定的争论及发展 | 第26-46页 |
·关于适用范围与预期损失基本概念的讨论与发展 | 第28-29页 |
·预期损失确认时间和数量的争论 | 第29-37页 |
·利息收入确认与停止确认的发展 | 第37-41页 |
·关于信息披露的发展 | 第41-42页 |
·关于特殊处理的发展 | 第42-44页 |
·对预期损失模型具体规定争论的总结 | 第44-46页 |
4 预期损失模型争议的未来发展建议及实现方法 | 第46-56页 |
·预期损失模型争议的未来可能发展 | 第46-47页 |
·调整信用风险减值模型的方法 | 第47-52页 |
·巴塞尔协议信用风险减值模型与预期损失模型的差异 | 第47-50页 |
·调整信用风险减值模型的具体操作 | 第50-52页 |
·迁移模型的应用 | 第52-56页 |
5 我国实行预期损失模型的现实挑战及过渡性建议 | 第56-62页 |
·企业实行预期损失模型的现实挑战 | 第56-58页 |
·预期损失估计的外部条件不足 | 第56-57页 |
·会计监管与审慎、税收、审计监管存在差异 | 第57页 |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 第57-58页 |
·我国应用预期损失模型的过渡性建议 | 第58-62页 |
·完善市场经济,优化市场环境 | 第58-59页 |
·促进会计监管与其他监管的协调 | 第59-60页 |
·报告主体的过渡性举措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66-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