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犯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3、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4、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1 国内外有关不能犯理论的概述 | 第13-26页 |
·国外有关不能犯理论概述 | 第13-20页 |
·德国不能犯理论 | 第13-15页 |
·日本不能犯理论 | 第15-16页 |
·法国不能犯理论 | 第16-18页 |
·英国不能犯理论 | 第18-19页 |
·美国不能犯理论 | 第19-20页 |
·其他国家关于不能犯的立法模式 | 第20-21页 |
·不能犯为无罪行为 | 第20页 |
·不能犯与普通未遂同等处罚 | 第20-21页 |
·不能犯为未遂,但可以减免刑罚 | 第21页 |
·不能犯一般作为未遂犯处理,例外不处罚 | 第21页 |
·我国关于不能犯的理论概述 | 第21-23页 |
·理论不同的深层次原因探讨 | 第23-26页 |
·不能犯理论的理论根源 | 第23-24页 |
·不能犯与犯罪本质论 | 第24-26页 |
2. 不能犯的基本问题 | 第26-43页 |
·不能犯概念界定 | 第27-29页 |
·不同的不能犯称谓 | 第27-28页 |
·我国关于不能犯概念 | 第28-29页 |
·不能犯特征 | 第29-33页 |
·不能犯成立条件—危险性判断 | 第33-41页 |
·客观说 | 第34-37页 |
·主观说 | 第37-38页 |
·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危险性判断的选择 | 第38-40页 |
·危险性判断—应以客观危险说为基础进行判断 | 第40-41页 |
·不能犯主观认定—认识错误理论的探讨 | 第41-43页 |
3 不能犯的分类 | 第43-48页 |
·国外关于不能犯的分类 | 第43页 |
·绝对不能犯和相对不能犯 | 第43页 |
·法律不能犯和事实不能犯 | 第43页 |
·我国关于不能犯的分类 | 第43-48页 |
·手段不能犯 | 第44-45页 |
·对象不能犯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