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论文--地壳构造论文

中国中部深部地壳组成及其演化--以信阳和南秦岭地区为例

作者简介第1-9页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8-24页
 §1.1 论文选题依据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3页
     ·综合的地球物理方法第19-20页
     ·暴露的深部地壳剖面第20页
     ·深部地壳捕虏体第20-21页
     ·花岗岩源区示踪第21-22页
     ·关键科学问题第22-23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4-29页
 §2.1 华北克拉通第24-26页
 §2.2 华南克拉通第26-27页
 §2.3 秦岭-大别造山带第27-29页
第三章 分析方法第29-31页
 §3.1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第29页
 §3.2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第29页
 §3.3 锆石包裹体分析第29-30页
 §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第30-31页
第四章 华北南缘信阳地区长英质深部地壳包体的年龄及组成第31-94页
 §4.1 长英质深部地壳包体的岩石学特征第32-36页
 §4.2 长英质深部地壳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第36-39页
 §4.3 信阳长英质深部地壳包体锆石研究第39-94页
     ·锆石形貌学及内部结构第40-42页
     ·锆石U-Pb定年第42-61页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第61-79页
     ·锆石包裹体分析第79-80页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第80-94页
第五章 华北南缘信阳地区冥古宙地壳组分及后期多阶段改造第94-105页
 §5.1 变质作用对锆石地球化学体系的影响第94-97页
     ·变质作用对锆石年龄的影响第94-95页
     ·变质作用对锆石Lu-Hf同位素的影响第95-97页
 §5.2 原岩的性质及形成时代第97-99页
 §5.3 变质作用条件及时代第99-102页
 §5.4 华北南缘冥古宙地壳组分及后期的多阶段改造第102-105页
第六章 南秦岭造山带东西部三叠纪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第105-134页
 §6.1 区域地质背景第107-108页
 §6.2 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第108-110页
 §6.3 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第110-126页
     ·南秦岭西部花岗岩第110-112页
     ·南秦岭东部花岗岩第112-114页
     ·小结第114-126页
 §6.4 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第126-134页
     ·南秦岭西部花岗岩第126-127页
     ·南秦岭东部花岗岩第127页
     ·小结第127-134页
第七章 南秦岭造山带东西分界线及其构造意义第134-139页
 §7.1 南秦岭造山带东西部花岗岩的不同源区第134-135页
 §7.2 南秦岭造山带东西部的分界线第135-137页
 §7.3 南秦岭造山带的地壳结构及演化第137-138页
 §7.4 对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的补充第138-139页
第八章 正演(深部地壳包体)与反演(花岗岩)对揭示中国中部深部地壳组成及演化的启示第139-142页
第九章 主要认识第142-145页
 §9.1 主要认识第142-143页
 §9.2 主要创新点第143-144页
 §9.3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44-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藏高原中部玉树二叠纪—三叠纪镁铁质岩石的成因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下一篇: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古特提斯域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