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霜霉威简介 | 第14-15页 |
·霜霉威的毒性 | 第14页 |
·霜霉威的防治对象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霜霉病的简介及防治方法 | 第15页 |
·霜霉威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霜霉威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霜霉威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其质量的影响 | 第19-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供试农药 | 第19页 |
·供试烤烟品种 | 第19页 |
·试验地点 | 第19-20页 |
·检测方法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霜霉威对烟株生长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0-21页 |
·霜霉威对烟草的药害试验结果 | 第21页 |
·霜霉威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烟田样品中霜霉威残留量的分析与检测方法研究 | 第23-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3-24页 |
·分析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烟田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24页 |
·鲜烟叶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24页 |
·烤烟叶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24页 |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 第24-25页 |
·添加回收率实验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标准曲线 | 第25-26页 |
·最小检出量 | 第26页 |
·最低检测浓度 | 第26页 |
·添加回收率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气相色谱图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霜霉威在烟田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试验研究 | 第29-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9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29-30页 |
·样品分析步骤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霜霉威在烟田中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 第31-35页 |
·霜霉威在烟田中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霜霉威在烟田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 第38页 |
·霜霉威在烟田中的残留试验结果 | 第38-39页 |
第五章 霜霉威在“烟株—土壤”和不同叶位烟叶间的转运 | 第39-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试验设计 | 第39-40页 |
·样品提取与检测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霜霉威从烟田土壤向烟叶中转运的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霜霉威从烟株向烟田土壤中转运的实验结果 | 第41页 |
·霜霉威在同一叶片内转运的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霜霉威从上、中部烟叶向下部烟叶的转运的实验结果 | 第42页 |
·霜霉威从下部烟叶向上、中部烟叶转运的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第六章 霜霉威在四种粘土矿物中的吸附及影响因素 | 第45-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供试粘土矿物的性质 | 第45-4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6页 |
·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霜霉威在供试四种粘土矿物中的吸附平衡时间 | 第47页 |
·霜霉威在供试四种粘土矿物中的吸附等温式 | 第47-50页 |
·pH值对霜霉威在供试四种粘土矿物中吸附的影响 | 第50页 |
·供试粘土矿物理化性质对霜霉威吸附的影响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第七章 小结 | 第53-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霜霉威对烟株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第53页 |
·霜霉威在烟田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 第53页 |
·霜霉威在烟田样品中的消解动态 | 第53页 |
·霜霉威在烟田样品中的最终残留 | 第53-54页 |
·霜霉威在“烟株—土壤”和不同叶位烟叶间的转运 | 第54页 |
·霜霉威在四种粘土矿物上的吸附行为 | 第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54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