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私人借贷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微观角度的分析
|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1. 导论 | 第15-3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5-21页 |
| ·理论背景 | 第15-19页 |
| ·现实背景 | 第19-21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21-25页 |
| ·学术意义 | 第21-23页 |
| ·现实意义 | 第23-25页 |
|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研究创新与研究局限 | 第27-30页 |
| ·研究创新 | 第27-28页 |
| ·研究局限 | 第28-30页 |
| 2. 民间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一个综述 | 第30-50页 |
| ·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 第30-35页 |
| ·民间金融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30-32页 |
| ·民间金融在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32-35页 |
|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35-43页 |
| ·工业企业层面的例证 | 第35-39页 |
| ·农户家庭层面的例证 | 第39-40页 |
| ·农业产业层面的例证 | 第40-43页 |
| ·民间金融市场产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 ·民间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 ·民间借贷利率两极分化问题 | 第45-47页 |
| ·民间金融存在的风险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50页 |
| 3. 正规、非正规借贷与农户支出行为 | 第50-72页 |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50-52页 |
| ·实证模型 | 第52-56页 |
| ·农户借贷特点的统计描述 | 第56-60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0-70页 |
| ·农户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60-64页 |
| ·金融市场对农户人均总支出的影响 | 第64-65页 |
| ·内生性讨论 | 第65-66页 |
| ·传导机制分析 | 第66-70页 |
| ·本章结论 | 第70-72页 |
| 4. 农户民间借贷的可得性 | 第72-95页 |
| ·引言 | 第72-74页 |
| ·实证模型 | 第74-78页 |
| ·数据统计描述 | 第78-83页 |
| ·实证分析 | 第83-92页 |
| ·穷人是否能够进入民间借贷市场 | 第83-86页 |
| ·穷人是否受到民间信贷约束 | 第86-88页 |
| ·影响渠道分析 | 第88-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 5. 农户私人借贷利率的决定因素 | 第95-117页 |
| ·引言 | 第95-97页 |
| ·研究假说和实证模型 | 第97-102页 |
| ·样本数据统计描述 | 第102-104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04-115页 |
| ·Tobit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104-109页 |
| ·稳健性检验 | 第109-111页 |
| ·进一步讨论 | 第111-115页 |
|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115-117页 |
| 6. 链接信用交易、融资和土地租赁 | 第117-143页 |
| ·引言 | 第117-118页 |
| ·文献综述与实证模型 | 第118-124页 |
| ·数据统计描述 | 第124-129页 |
| ·土地租赁特点描述 | 第125-127页 |
| ·种植业融资特点 | 第127-129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129-138页 |
| ·外部融资对土地租赁的影响 | 第129-134页 |
| ·信用交易和外部融资的替代关系 | 第134-136页 |
| ·进一步讨论 | 第136-138页 |
| ·结论 | 第138-143页 |
| 7.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43-147页 |
| ·主要结论 | 第143-144页 |
| ·进一步讨论和扩展 | 第144-145页 |
| ·政策建议 | 第145-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7-157页 |
| 后记 | 第157-158页 |
| 致谢 | 第158-159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9-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