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目录第12-15页
1. 绪论第15-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研究思路、框架与本文结构安排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8-20页
2. 文献综述第20-2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20-23页
     ·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第20-21页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第21-22页
     ·小结第22-23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3-25页
     ·真实盈余的研究第23页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第23-25页
     ·小结第25页
   ·文献述评第25-27页
3. 真实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分析第27-41页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7-29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7-28页
     ·契约理论第28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8-29页
   ·真实盈余管理理论分析第29-35页
     ·真实盈余管理的涵义第29-30页
     ·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动机第30-32页
     ·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第32-34页
     ·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分析第34-35页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分析第35-38页
     ·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第35-37页
     ·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第37-38页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第38-41页
     ·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现象严重第39页
     ·董事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独立董事形同虚设第39-40页
     ·监事会有名无实,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第40页
     ·经理层缺乏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40-41页
4. 公司治理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性假设的提出第41-45页
   ·股权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第41-42页
   ·董事会特征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第42-43页
   ·监事会特征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第43-44页
   ·管理层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第44-45页
5. 实证研究与回归分析第45-64页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第45页
   ·真实盈余管理指标的度量第45-49页
     ·销售操控估计模型第46页
     ·生产操控估计模型第46-47页
     ·费用操控估计模型第47-48页
     ·真实盈余管理的估算第48-49页
   ·研究变量第49-51页
     ·被解释变量第49页
     ·解释变量第49-50页
     ·控制变量第50-51页
   ·研究模型第51-53页
   ·实证检验分析第53-55页
     ·描述性统计第53-54页
     ·相关性分析第54-55页
   ·回归分析第55-62页
     ·股权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回归分析第55-57页
     ·董事会特征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回归分析第57-58页
     ·监事会特征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回归分析第58-59页
     ·管理层激励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回归分析第59-61页
     ·汇总回归分析第61-62页
   ·稳健性检验第62-64页
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4-68页
   ·本文结论第64-65页
   ·政策建议第65-66页
     ·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改善股权结构第65页
     ·健全董事会,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65页
     ·明确监事会职能,提高监事会有效性第65-66页
     ·推进管理层股权激励,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第66页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66-68页
     ·本文的局限第66-67页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后记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在读期间科研目录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剩余收益、资本投入的信息含量研究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