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1-16页 |
| ·研究工作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 第2章 中亚地震目录震级转换及其完整性分析 | 第16-31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研究区域简介 | 第17-20页 |
| ·震级转换 | 第20-24页 |
| ·目录来源 | 第20-21页 |
| ·参考震级标度 | 第21页 |
| ·震级转换关系拟合 | 第21-23页 |
| ·震级转换关系应用准则 | 第23-24页 |
| ·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 | 第24-28页 |
| ·完整性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 ·分区完整性讨论 | 第25-28页 |
| ·讨论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1页 |
| 第3章 基于多模型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 第31-51页 |
|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概述 | 第31-34页 |
| ·基于多模型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 | 第34-35页 |
| ·地震活动性模型 | 第35-42页 |
| ·空间光滑模型 | 第36-39页 |
| ·背景地震模型 | 第39-40页 |
| ·特征地震模型 | 第40-42页 |
| ·震级分布模型 | 第42-44页 |
| ·两端截断的指数分布模型 | 第42页 |
| ·特征地震模型的震级分布 | 第42-44页 |
| ·衰减关系模型 | 第44-47页 |
| ·地震危险性计算 | 第47-48页 |
| ·不确定性校正 | 第48页 |
| ·讨论及结论 | 第48-51页 |
| 第4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实例及结果分析 | 第51-83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中亚管线地震区划 | 第51-69页 |
|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 第51-54页 |
| ·区域主要活动断层 | 第54-56页 |
| ·地震区划的原则和结果 | 第56-60页 |
| ·中亚管线国内算法地震区划结果 | 第60-66页 |
| ·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 ·老挝南法水电站地震危险性分析 | 第69-83页 |
| ·区域地震活动性 | 第69-71页 |
| ·区域主要活动断层 | 第71-75页 |
|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 | 第75-81页 |
| ·确定性方法分析结果 | 第81-82页 |
| ·结果分析 | 第82-83页 |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第83-87页 |
|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 | 第84-85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 致谢 | 第97-99页 |
| 作者简介 | 第99页 |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