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式冷藏车用蓄冷材料的研制及其热性能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蓄冷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 ·基本原理 | 第12页 |
| ·蓄冷方式的分类 | 第12-13页 |
| ·蓄冷系统 | 第13页 |
| ·蓄冷板式冷藏车的特点 | 第13页 |
| ·冷藏汽车的分类及综合性评价 | 第13-14页 |
| ·冷藏车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 ·蓄冷式冷藏车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蓄冷式冷藏车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蓄冷板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本文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9页 |
| ·要工作及内容 | 第19-20页 |
| 2 相变蓄冷材料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 ·相变蓄冷材料的分类 | 第20页 |
| ·相变蓄冷材料的选择 | 第20-21页 |
| ·相变蓄冷材料研究的热力学基础 | 第21-24页 |
| ·相平衡和相律 | 第21-22页 |
| ·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 第22页 |
| ·相变蓄冷材料的冷却过程 | 第22-23页 |
| ·固液平衡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低温相变蓄冷材料的实验研究 | 第25-47页 |
| ·相变蓄冷材料的选择 | 第25页 |
| ·试验系统介绍 | 第25-30页 |
| ·实验仪器介绍 | 第26-27页 |
| ·实验过程介绍 | 第27页 |
| ·相变蓄冷材料热物性的测量 | 第27-3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 ·长期相变循环下的热稳定性 | 第39-41页 |
| ·相变蓄冷材料的化学改性 | 第41-46页 |
| ·添加成核剂改变蓄冷材料过冷度 | 第41-45页 |
| ·添加粘稠剂减小蓄冷材料相分层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蓄冷式冷藏车内蓄冷板的设计计算 | 第47-57页 |
| ·蓄冷板的介绍及布置 | 第47-49页 |
| ·蓄冷板的介绍 | 第47-48页 |
| ·载冷剂循环系统 | 第48页 |
| ·蓄冷板的充冷原理 | 第48页 |
| ·蓄冷板在冷藏车内的布置 | 第48-49页 |
| ·蓄冷过程管外侧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 第49-51页 |
| ·蓄冷板冷藏车的蓄冷量计算 | 第51-53页 |
| ·车厢厢体传热系数的计算 | 第51-52页 |
| ·冷藏车计算参数 | 第52页 |
| ·冷藏车车厢冷负荷计算(0℃鲜货) | 第52-53页 |
| ·蓄冷板冷藏车充冷冷量计算 | 第53-55页 |
| ·计算参数 | 第53-54页 |
| ·冷板溶液计算 | 第54页 |
| ·全车充冷量计算 | 第54页 |
| ·制冷机组的选择 | 第54页 |
| ·蓄冷板的设计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5 蓄冷式冷藏车车厢内部温度分布模拟 | 第57-65页 |
| ·蓄冷板释冷过程数值模拟 | 第57-58页 |
|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8页 |
| ·边界及初始条件 | 第58-59页 |
| ·车厢空载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9-63页 |
| ·YZ平面在X轴上的温度分布图 | 第59-60页 |
| ·XZ平面在Y轴上的温度分布图 | 第60-62页 |
| ·XY平面在Z轴上的温度分布图 | 第62-63页 |
| ·车厢装货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