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整理潜力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研究综述 | 第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文献评述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案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基础数据的来源 | 第14-15页 |
2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相关内涵及分析概述 | 第15-19页 |
·耕地整理潜力的相关内涵 | 第15-17页 |
·耕地整理的内涵 | 第15页 |
·耕地整理潜力的内涵 | 第15-16页 |
·耕地整理潜力结构 | 第16-17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分析概述 | 第17-19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内涵 | 第17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 | 第17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过程 | 第17-19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19-23页 |
·地理概况 | 第19页 |
·自然资源 | 第19-20页 |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气候、水文 | 第19-20页 |
·土地资源 | 第20页 |
·社会经济 | 第20页 |
·上饶市耕地利用状况分析 | 第20-23页 |
·耕地利用现状概况 | 第20-22页 |
·耕地整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3页 |
4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的确定 | 第23-38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3-24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24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4-26页 |
·评价指标标准化 | 第26-29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29-38页 |
·权重计算方法优缺点分析 | 第29-30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30-38页 |
5 上饶市耕地整理潜力评价 | 第38-51页 |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 | 第38-39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 | 第39-43页 |
·确定评价指标因素集及判断集合 | 第39页 |
·建立隶属函数以及判定矩阵 | 第39-42页 |
·评价结果 | 第42-43页 |
·综合加权法计算及潜力分级 | 第43-45页 |
·综合加权法计算结果 | 第43-44页 |
·潜力级别划分 | 第44-45页 |
·两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及验证 | 第45-49页 |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验证分析 | 第47-49页 |
·最终评价结果 | 第49-51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附表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