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社会排斥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研究--以吉林省通化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5页
   ·选题的背景及缘因第7-8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8-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定位第10-12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两代农民工的差异第13-15页
第二章 社会排斥理论简述第15-18页
   ·西方社会排斥研究现状第15-16页
   ·社会排斥理论的中国化第16页
   ·社会排斥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第16-18页
第三章 以通化市为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现状及相关分析第18-30页
   ·通化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现状第18-26页
     ·经济适应状况第18-21页
     ·社会适应状况第21-24页
     ·心理适应状况第24-25页
     ·综合排斥分析第25-26页
   ·排斥原因分析第26-30页
     ·政策原因第26-27页
     ·历史原因第27-28页
     ·个体原因第28-30页
第四章 增强新生代农民城市适应性的相关对策与建议第30-35页
   ·政府支持第30-32页
   ·社区支持第32-33页
   ·组织、单位的支持第33页
   ·民间社团的支持第33-34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支持第34-35页
结论与讨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致谢第39-40页
作者简介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南阳独山社区为例
下一篇: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基于太和县名利村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