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涝坝集气处理系统改进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8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天然气脱水工艺 | 第10页 |
·凝液回收工艺 | 第10-13页 |
·天然气除蜡技术 | 第13-14页 |
·天然气产品质量标准 | 第14-17页 |
·关键设备技术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第2章 集气处理系统运行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0-30页 |
·集气处理系统天然气组成 | 第20-21页 |
·集气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现状 | 第21-26页 |
·集气处理系统运行现状 | 第26-28页 |
·分子筛脱水装置运行现状 | 第26页 |
·集气处理系统参数运行现状 | 第26-27页 |
·轻烃收率现状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工艺计算模型及设备校核评价 | 第30-52页 |
·气液平衡模型 | 第30-33页 |
·气液平衡模型建立 | 第30页 |
·状态方程的选用 | 第30-33页 |
·工艺单元计算模型 | 第33-45页 |
·闪蒸分离计算模型 | 第33-37页 |
·节流阀计算模型 | 第37-38页 |
·膨胀机与压缩机计算模型 | 第38-40页 |
·换热器计算模型 | 第40-42页 |
·塔的精馏计算模型 | 第42-45页 |
·处理系统主要设备校核评价 | 第45-51页 |
·脱乙烷塔生产状况评价 | 第46页 |
·膨胀机生产状况评价 | 第46-47页 |
·分子筛干燥器生产状况评价 | 第47-49页 |
·入口分离器生产状况评价 | 第49-50页 |
·低温分离器生产状况评介 | 第50页 |
·冷箱生产状况评价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分子筛实验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62页 |
·分子筛试样实验分析 | 第52-55页 |
·分子筛实验取样 | 第52-53页 |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分子筛污染来源分析 | 第55-57页 |
·三相分离器凝析油闪蒸气 | 第55-56页 |
·凝析油稳定塔顶不凝气 | 第56-57页 |
·蜡的物性分析 | 第57页 |
·影响分子筛脱水因素分析 | 第57-61页 |
·温度对湿容量的影响 | 第58页 |
·水蒸气分压对湿容量的影响 | 第58页 |
·气体线速度对湿容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再生气系统分析 | 第59-60页 |
·分子筛湿容量核算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集气处理系统改进研究 | 第62-75页 |
·天然气脱蜡方案研究 | 第62-66页 |
·专用脱蜡分子筛脱蜡工艺 | 第62-63页 |
·加氢催化脱蜡工艺 | 第63-64页 |
·尿素脱蜡工艺 | 第64-65页 |
·复合床层脱蜡工艺 | 第65页 |
·天然气脱蜡方案优选 | 第65-66页 |
·分子筛入口分离器改造 | 第66-67页 |
·集气处理系统参数优化 | 第67-70页 |
·膨胀机参数优化 | 第67-68页 |
·脱乙烷塔参数优化 | 第68页 |
·优化模拟结果比较 | 第68-70页 |
·低温分离器液相节流方案 | 第70-72页 |
·液相节流模拟流程 | 第70页 |
·液相节流模拟结果 | 第70-71页 |
·液相节流改造前后收率对比 | 第71-72页 |
·现场优化结果评价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5页 |
·建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