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绪论 | 第17-45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7-23页 |
二、研究状况述评 | 第23-38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 第38-45页 |
第一章 创新型企业理论与通用电气公司创新机制 | 第45-60页 |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理论的归纳总结 | 第45-52页 |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机制 | 第52-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二章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的形成 | 第60-87页 |
第一节 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的创新发展 | 第60-66页 |
一、伊莱休·汤姆生与其开发的优良弧光灯系统 | 第60-61页 |
二、汤姆生的企业家精神与初期创业时期 | 第61-63页 |
三、汤姆生·休斯顿电气公司的成功发展与公司创新组合的形成 | 第63-66页 |
第二节 爱迪生公司系统的发展与爱迪生的企业家精神 | 第66-77页 |
一、发明家爱迪生的企业家精神 | 第67-70页 |
二、爱迪生公司系统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70-74页 |
三、开发电力交通设备业务的案例 | 第74-77页 |
第三节 两家前身企业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形成的影响 | 第77-85页 |
一、托马斯·爱迪生对通用电气公司创新传统的影响 | 第77-78页 |
二、企业家式发明家伊莱休·汤姆生的影响 | 第78-81页 |
三、工程与生产领导者埃德温·赖斯的影响 | 第81-82页 |
四、查尔斯·科芬领导型企业家精神与作为的影响 | 第82-85页 |
小结 | 第85-87页 |
第三章 公司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 第87-124页 |
第一节 美国电力制造行业资源力量的发展与集聚和通用电气公司的成立 | 第88-93页 |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成立时拥有的主要资源和组织力量 | 第93-96页 |
第三节 新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 | 第96-100页 |
第四节 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 第100-111页 |
一、改革后公司整体组织结构的分析与介绍 | 第101-103页 |
二、生产工厂布局和组织管理的合理化 | 第103-105页 |
三、销售力量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改革 | 第105-108页 |
四、各主要职能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 第108-110页 |
五、经济危机和改革期间公司工程技术的进步与新市场领域的开拓 | 第110-111页 |
第五节 公司中央集权式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独有特征 | 第111-119页 |
第六节 创新机制中的人力资源—公司战略发展与科技人才的招募 | 第119-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四章 工业研究实验室建立的原因与条件分析 | 第124-152页 |
第一节 研究实验室建立的原因分析 | 第126-134页 |
一、已有业务职能制组织结构对新产品创新的阻碍 | 第126-130页 |
二、欧美新型照明设备的威胁与公司科研专家的推动 | 第130-132页 |
三、电力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的需求 | 第132-134页 |
第二节 企业外部环境创造的条件 | 第134-142页 |
一、美国早期形成的重视科技和创新的传统 | 第134-136页 |
二、美国从立国时期到20世纪初对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视 | 第136-138页 |
三、20世纪前美国科学界对工业发展的重视与贡献 | 第138-142页 |
第三节 公司较成熟的创新型和效率型企业组织的建立 | 第142-145页 |
第四节 电力制造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带来的成熟时机 | 第145-149页 |
小结 | 第149-152页 |
第五章 研究实验室的建立与早期运作 | 第152-187页 |
第一节 研究实验室的建立 | 第153-157页 |
第二节 工业研究实验室的早期贡献 | 第157-167页 |
一、新型照明设备的成功研发 | 第157-162页 |
二、研究实验室研发活动对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推动 | 第162-167页 |
第三节 研究实验室的内外部协调合作机制 | 第167-183页 |
一、研究实验室内部运作的协调合作机制 | 第169-171页 |
二、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其它部门的协调合作 | 第171-177页 |
三、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外部环境的协调合作 | 第177-180页 |
四、惠特尼的激励式领导与实验室自由开放式研发环境的形成 | 第180-183页 |
小结 | 第183-187页 |
第六章 通用电气公司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初的科技进步、多元化发展与公司规模扩张 | 第187-213页 |
第一节 斯沃普的企业家精神与作为和多元化发展战略 | 第189-200页 |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与公司规模的扩张 | 第200-208页 |
一、战时业务的急速增长 | 第200-201页 |
二、战时公司的科技进步 | 第201-203页 |
三、战时和战后公司研究实验和工程与生产设施的扩充 | 第203-205页 |
四、20世纪50年代初的公司规模 | 第205-208页 |
第三节 公司未来十年发展规划(1951年制定) | 第208-210页 |
小结 | 第210-213页 |
第七章 通用电气公司的分部制和分权化改革 | 第213-274页 |
第一节 斯沃普和威尔逊时期对公司分部制和分权化改革的探讨 | 第215-220页 |
第二节 通用电气公司改革后的整体组织结构 | 第220-226页 |
第三节 公司业务多元化基础上分部制组织结构的建立 | 第226-232页 |
一、改革后公司运营机构的整体分析 | 第226-229页 |
二、事业部的划分标准和运营部门的动态发展 | 第229-232页 |
第四节 改革后公司运营部门的具体发展状况和改革成绩 | 第232-244页 |
一、国防设备集团 | 第233-235页 |
二、电力设备集团 | 第235-237页 |
三、工业产品与照明设备集团 | 第237-240页 |
四、附属公司和国外公司集团 | 第240-241页 |
五、电器和电子集团 | 第241-244页 |
第五节 公司咨询式职能服务部门的建立和职责 | 第244-256页 |
一、公司各职能服务机构的发展历程—从运营性到咨询服务性 | 第245-250页 |
二、改革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发展状况和作用发挥 | 第250-256页 |
第六节 公司战略高层对分权化组织结构的中央控制与协调 | 第256-270页 |
一、通用电气公司的目标管理 | 第256-261页 |
二、权力、职责与责任链 | 第261-267页 |
三、通过职业化管理制度实现的战略高层中央控制与协调 | 第267-270页 |
小结 | 第270-274页 |
结论 | 第274-287页 |
一、大企业的创新机制与贡献 | 第274-278页 |
二、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机制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 第278-284页 |
三、通用电气公司自身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 | 第284-287页 |
附录1 | 第287-288页 |
附录2 | 第288-289页 |
附录3 | 第289-290页 |
参考文献 | 第290-303页 |
致谢 | 第303-304页 |
个人简历 | 第30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