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绵粉蚧对棉花挥发物影响的研究及其生殖方式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24页 |
·扶桑绵粉蚧 | 第8-13页 |
·分类地位和外观特点 | 第8页 |
·分布扩散 | 第8页 |
·寄主范围 | 第8-9页 |
·危害特点 | 第9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9-10页 |
·生态学特性 | 第10-11页 |
·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 第12-13页 |
·扶桑绵粉蚧天敌 | 第13-16页 |
·扶桑绵粉蚧寄生性天敌 | 第13-15页 |
·班氏跳小蜂 | 第13-14页 |
·松粉蚧抑虱跳小蜂 | 第14-15页 |
·扶桑绵粉蚧捕食性天敌 | 第15-16页 |
·异色瓢虫 | 第15页 |
·六斑月瓢虫 | 第15-16页 |
·草蛉 | 第16页 |
·昆虫与植物关系 | 第16-21页 |
·植物挥发性物质 | 第16-17页 |
·植物挥发物的合成 | 第17-19页 |
·虫害诱导挥发物与昆虫的关系 | 第19-20页 |
·虫害诱导挥发物与天敌关系 | 第20-21页 |
·虫害诱导挥发物(HIPVs)的应用前景 | 第21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22-24页 |
·生物学 | 第22页 |
·化学生态学 | 第22-24页 |
2 扶桑绵粉蚧为害后对棉花挥发性物质成分的影响 | 第24-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供试昆虫、植物 | 第24页 |
·主要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挥发物收集过程 | 第25页 |
·挥发物定性分析 | 第25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25-26页 |
·棉花健康植株 | 第25页 |
·机械损伤植株 | 第25-26页 |
·虫害植株 | 第26页 |
·结果 | 第26-28页 |
·健康棉花植株挥发物主要成分 | 第26-27页 |
·机械损伤棉花植株挥发物主要成分 | 第27页 |
·扶桑绵粉蚧为害棉花植株挥发物主要成分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扶桑绵粉蚧生殖方式研究 | 第30-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供试虫源 | 第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饲养方法 | 第31页 |
·卵块的观察 | 第31页 |
·生殖方式的观察 | 第31页 |
·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卵块 | 第31-32页 |
·生殖方式观察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8页 |
4 总讨论 | 第38-40页 |
·扶桑绵粉蚧为害对棉花挥发物的影响 | 第38-39页 |
·扶桑绵粉蚧生殖方式研究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Ⅰ:健康棉花植株气相图 | 第45-46页 |
Ⅱ:机械损伤植株气相图 | 第46-47页 |
Ⅲ:虫害棉花植株气相图 | 第47-48页 |
个人简介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