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8页 |
·研究目的,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22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主要观点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创新 | 第23-26页 |
第2章 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 | 第26-36页 |
·利益相关者 | 第26-27页 |
·食品企业行为 | 第27-29页 |
·企业食品安全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企业食品安全生产行为 | 第28-29页 |
·消费者行为 | 第29-32页 |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总体认识 | 第29-30页 |
·男性和女性对食品安全认知的比较 | 第30-31页 |
·消费者的安全食品行为 | 第31-32页 |
·政府监管行为 | 第32-36页 |
·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理论依据 | 第32-33页 |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实践 | 第33-36页 |
第3章 食品安全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第36-78页 |
·食品与食品安全: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6-41页 |
·食品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 | 第41-43页 |
·与利益相关者研究相关的理论 | 第43-70页 |
·食品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 第43-55页 |
·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第55-59页 |
·食品安全的政府行为研究 | 第59-70页 |
·各国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 | 第70-76页 |
·政府的责任 | 第70-71页 |
·检验机构的责任 | 第71-73页 |
·食品企业的责任 | 第73-74页 |
·消费者的责任 | 第74-76页 |
·国际机构的责任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食品安全的生产者行为分析 | 第78-98页 |
·利益相关者与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 第78-88页 |
·食品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 | 第79页 |
·企业—政府—消费者关系模型的建立 | 第79-81页 |
·食品企业、消费者、政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81-88页 |
·食品生产企业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食品安全控制行为 | 第88-95页 |
·影响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控制的因素 | 第88-91页 |
·食品企业采取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方法 | 第91-93页 |
·HACCP计划与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控制 | 第9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第5章 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98-118页 |
·食品安全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 第98-104页 |
·数据与方法 | 第98-99页 |
·调查的主要内容 | 第99页 |
·描述性分析 | 第99-103页 |
·调查结论 | 第103页 |
·食品安全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3-104页 |
·安全食品的购买选择行为实证模型分析 | 第104-106页 |
·模型及估计方法 | 第104页 |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第104-106页 |
·影响消费者行为选择的制度因素 | 第106-113页 |
·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制度的缺陷 | 第107-109页 |
·激励机制下损害赔偿制度的设计 | 第109-113页 |
·保障消费者安全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113-117页 |
·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在企业社会责任培养中的作为 | 第113-115页 |
·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 第115-117页 |
·结论 | 第117-118页 |
第6章 食品安全的政府规制行为分析 | 第118-150页 |
·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119-129页 |
·政府规制对食品行业影响的评估方法 | 第120-121页 |
·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收益分析 | 第121-124页 |
·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成本分析 | 第124-128页 |
·食品行业政府规制重点领域的确定——基于成本收益分析 | 第128-129页 |
·他山之石——美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规制 | 第129-136页 |
·美国食品安全规制的组织体系 | 第129-130页 |
·美国食品安全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130-131页 |
·HACCP管理技术监管:以美国的病原体减少法规为例 | 第131-135页 |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 第135-136页 |
·我国的食品安全规制中的政府行为 | 第136-150页 |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现状 | 第136-139页 |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139-150页 |
第7章 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 第150-188页 |
·食品安全博弈中的行为主体归类 | 第153-158页 |
·食品生产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153-154页 |
·食品生产者与食品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154页 |
·食品生产者与食品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154页 |
·食品生产者与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154-155页 |
·多重委托——代理视角下整个食品行业道德风险的形成 | 第155-158页 |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第158-186页 |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博弈 | 第158-163页 |
·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博弈 | 第163-166页 |
·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 第166-172页 |
·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 第172-176页 |
·监管人员与监管主管部门之间的博弈 | 第176-178页 |
·政府部门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 第178-186页 |
·本章小结 | 第186-188页 |
第8章 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信用制度的效率缺失 | 第188-200页 |
·利益相关者信用制度效率缺失分析 | 第188-190页 |
·生产者效率缺失分析 | 第188-189页 |
·消费者效率缺失分析 | 第189页 |
·监管者效率缺失分析 | 第189页 |
·利益相关者信用体系运营模式效率缺失分析 | 第189-190页 |
·利益相关者信用制度的效率目标 | 第190-194页 |
·利益相关者信用制度的完善 | 第194-200页 |
·生产者效率缺失解决 | 第194-195页 |
·消费者效率缺失解决 | 第195-197页 |
·监管效率缺失解决 | 第197-200页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 第200-208页 |
·食品生产加工链条上存在着多重的利益相关者 | 第200页 |
·企业社会责任培育应当努力实现政府、食品企业、消费者三位一体 | 第200-201页 |
·现行《消法》制度缺陷及人口变量对消费者行为选择有着显著影响 | 第201-202页 |
·食品安全规制的成本收益决定着政府行为选择 | 第202-204页 |
·食品安全市场的均衡状态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的结果 | 第204-205页 |
·食品安全利益相关者信用制度改善将提高整个食品市场监管效率 | 第205-208页 |
参考文献 | 第208-216页 |
致谢 | 第216-21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18-220页 |
附件 | 第2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