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远程无线实时监测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起搏器及起搏器检测 | 第10-12页 |
| ·人工心脏起搏器 | 第10页 |
| ·常用起搏器检测技术 | 第10-11页 |
| ·起搏器远程监测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远程心电监护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本文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5-17页 |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23页 |
| ·起搏心电信号的特征 | 第17页 |
| ·常规心电信号特征 | 第17页 |
| ·起搏心电信号 | 第17页 |
| ·系统功能要求 | 第17-18页 |
| ·系统方案设计 | 第18-23页 |
|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择 | 第18-19页 |
| ·操作系统选择 | 第19-20页 |
| ·无线传输方式选择 | 第20-21页 |
|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1-23页 |
| 3 硬件设计 | 第23-31页 |
| ·模拟电路部分 | 第23-26页 |
| ·前置放大电路 | 第23-24页 |
| ·滤波电路 | 第24-25页 |
| ·主放大电路 | 第25-26页 |
| ·数字电路部分 | 第26-31页 |
| ·数据转换 | 第26页 |
| ·数据存储 | 第26-27页 |
| ·人机交互 | 第27-28页 |
| ·网络接口 | 第28-29页 |
| ·GPRS接口 | 第29-30页 |
| ·电源电路 | 第30-31页 |
| 4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 | 第31-47页 |
| ·搭建开发环境 | 第31-32页 |
| ·Samba的安装 | 第31-32页 |
| ·安装交叉编译器 | 第32页 |
| ·U-BOOT的移植 | 第32-37页 |
| ·Bootloader | 第32-34页 |
| ·移植U-BOOT | 第34-37页 |
| ·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37-40页 |
| ·制作根文件系统 | 第40-43页 |
| ·Linux文件系统 | 第40-41页 |
| ·制作根文件系统 | 第41-43页 |
| ·制作yaffs2映象文件 | 第43页 |
| ·编写ADC驱动程序 | 第43-47页 |
| ·Linux设备驱动 | 第43-45页 |
| ·ADC驱动编写 | 第45-47页 |
| 5 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及实现 | 第47-59页 |
| ·软件整体结构 | 第47-48页 |
| ·多线程编程 | 第47-48页 |
| ·软件设计 | 第48-59页 |
| ·数据压缩 | 第48-53页 |
| ·数据加密 | 第53-56页 |
| ·GPRS无线传输 | 第56-59页 |
| 6 人机交互设计 | 第59-67页 |
| ·QT简介与设置 | 第59-62页 |
| ·Qt简介 | 第59页 |
| ·Qt设置 | 第59-62页 |
| ·交互界面的编写和调试 | 第62-67页 |
| ·需求分析 | 第62-63页 |
| ·具体实现和效果 | 第63-67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 ·前景展望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5页 |
| 附录1 接收保存数据主函数 | 第75-79页 |
| 附录2 交互界面软键盘主函数 | 第79-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