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化分析辅助的低碳建筑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低碳建筑的时代背景 | 第10-11页 |
| ·低碳量化的背景与趋势 | 第11-12页 |
| ·概念定义及其特征 | 第12-15页 |
| ·低碳建筑的定义及内涵分析 | 第12-13页 |
| ·低碳建筑的类型及特征 | 第13-14页 |
| ·量化分析的定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 第2章 低碳建筑设计量化分析的内容 | 第21-31页 |
| ·低碳建筑设计量化分析的范围 | 第21-23页 |
| ·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 | 第21-22页 |
|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特征 | 第22-23页 |
| ·低碳建筑设计量化分析的指标体系 | 第23-30页 |
| ·碳排放指标 | 第23-25页 |
| ·次级指标及其换算 | 第25-27页 |
| ·低碳建筑性能指标 | 第27-29页 |
| ·低碳建筑设计量化分析指标系统图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低碳建筑设计量化分析的方法 | 第31-45页 |
| ·碳排放计算方法 | 第31-38页 |
| ·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层次 | 第31-32页 |
| ·碳当量估算模型 | 第32-35页 |
| ·碳排放估算软件 | 第35-38页 |
| ·计算机辅助模拟分析 | 第38-44页 |
| ·气候分析软件 | 第38-40页 |
| ·环境性能分析软件 | 第40-41页 |
| ·能耗模拟计算软件 | 第41-43页 |
| ·资源模拟消耗分析软件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量化分析辅助的低碳建筑设计模式 | 第45-57页 |
| ·现有建筑设计模式概述及其问题分析 | 第45-49页 |
| ·传统建筑设计模式 | 第45-47页 |
| ·绿色建筑设计模式 | 第47-49页 |
| ·低碳建筑设计流程 | 第49-53页 |
| ·国外低碳建筑设计程序参考 | 第49-50页 |
| ·基于量化分析辅助的低碳建筑设计流程 | 第50-53页 |
| ·低碳建筑设计团队组成模式 | 第53-55页 |
| ·团队人员的组成 | 第53-54页 |
| ·团队领导及协调 | 第54-55页 |
| ·低碳建筑设计信息流通模式 | 第55-56页 |
| ·信息交流媒介 | 第55-56页 |
| ·信息流通平台 | 第56页 |
| ·信息集成数据库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量化分析辅助的低碳建筑设计策略及应用 | 第57-76页 |
| ·基于碳排放计算辅助的导向性设计策略 | 第58-63页 |
| ·基于物化阶段碳排放的设计策略 | 第58-61页 |
| ·基于使用阶段碳排放的设计策略 | 第61-63页 |
| ·基于拆除、回收阶段碳排放的设计策略 | 第63页 |
| ·基于计算机模拟辅助的技术性设计策略及应用 | 第63-75页 |
| ·基地模拟分析与概念方案生成 | 第64-69页 |
| ·建筑性能模拟分析与方案优化 | 第69-73页 |
| ·资源消耗分析与方案验算及调整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