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范围与数据说明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与国民经济关系的研究 | 第12-14页 |
·对高房价产生原因的研究 | 第14页 |
·利益分配及利益均衡的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房地产业利益主体利益分配的理论分析 | 第19-39页 |
·房地产业主要利益主体 | 第19-23页 |
·房地产业的直接相关者利益行为理论 | 第23-28页 |
·房地产开发商行为分析 | 第23-25页 |
·购房者行为分析 | 第25-27页 |
·商业银行行为分析 | 第27-28页 |
·房地产业的间接相关者利益行为理论 | 第28-31页 |
·中央政府行为分析 | 第28-29页 |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行为分析 | 第29-30页 |
·其他相关中介组织的利益行为分析 | 第30-31页 |
·各利益主体行为对房价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31-38页 |
·各利益主体影响总评 | 第31-32页 |
·影响房地产供给的主体行为 | 第32-35页 |
·影响房地产需求的主体行为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房地产业利益分配格局的关联性分析 | 第39-51页 |
·与相关行业的关联性 | 第39-40页 |
·与消费结构和收入格局的关联性 | 第40-48页 |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国内外研究 | 第40-42页 |
·与收入格局的关联性 | 第42-46页 |
·与消费结构的关联性 | 第46-48页 |
·与国民经济的关联性 | 第48-50页 |
·Solow 增长模型视角分析 | 第48-49页 |
·财富效应视角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房地产业利益均衡目标及其实现 | 第51-58页 |
·房地产业利益均衡目标 | 第51页 |
·房地产业利益均衡实现路径 | 第51-56页 |
·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 第52-55页 |
·抑制住房投机需求 | 第55-56页 |
·房地产业利益均衡实现机制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房地产市场利益均衡的实施方案设计 | 第58-67页 |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方案设计 | 第58-63页 |
·高房价下的融资方案设计 | 第58-59页 |
·融资方案的模拟检验 | 第59-63页 |
·房地产商利益均衡的实施方案设计 | 第63-65页 |
·房地产消费者利益均衡的实施方案设计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7-68页 |
·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