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3-17页 |
| 引言 | 第17-19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9-59页 |
| ·肝脏固有免疫 | 第19-28页 |
| ·概述 | 第19-20页 |
| ·组成、起源与发育 | 第20-22页 |
| ·功能 | 第22-28页 |
| ·枯否细胞 | 第28-35页 |
| ·简介 | 第28页 |
| ·起源与发育 | 第28-30页 |
| ·构造 | 第30-32页 |
| ·功能 | 第32-35页 |
| ·药物性肝损伤 | 第35-41页 |
| ·简介 | 第35页 |
| ·临床特点 | 第35-37页 |
| ·发病机制 | 第37-40页 |
| ·诊断与治疗 | 第40-41页 |
| ·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毒性损伤 | 第41-53页 |
| ·简介 | 第41页 |
| ·流行病学资料 | 第41-42页 |
| ·发病机制 | 第42-49页 |
| ·病理及临床表现 | 第49-51页 |
| ·诊断与治疗 | 第51-53页 |
| ·肝脏先天免疫与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 | 第53-59页 |
| ·枯否细胞、炎性招募单核/巨噬细胞在(IM)对乙酰氨基 酚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 | 第53-56页 |
| ·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 T 细胞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 | 第56-59页 |
| 第2章 实验研究 | 第59-101页 |
| ·脂质体包裹的氯磷酸盐的枯否细胞耗竭效应及效果评价 | 第59-6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4页 |
| ·结果 | 第64-67页 |
| ·讨论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枯否细胞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毒性损伤中的作用 | 第69-9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9页 |
| ·结果 | 第79-89页 |
| ·讨论 | 第89-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枯否细胞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修复阶段的作用 | 第92-10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2-96页 |
| ·结果 | 第96-98页 |
| ·讨论 | 第98-99页 |
| ·小结 | 第99-100页 |
| ·结论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21页 |
| 作者简介 | 第121-12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3-125页 |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