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政策驱动分析--以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样点的选取 | 第13页 |
·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第13-15页 |
·关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开展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关于农牧交错带土地政策研究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区近 60 年土地政策分析 | 第17页 |
·相应时期研究区耕地变化研究 | 第17-18页 |
·政策研究 | 第18-19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9-22页 |
·阿鲁科尔沁旗自然概况 | 第19-21页 |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气候 | 第20页 |
·水文 | 第20页 |
·植被 | 第20-21页 |
·土壤 | 第21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1-22页 |
3. 所用数据及其处理 | 第22-25页 |
·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遥感数据 | 第22页 |
·统计数据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3S 技术 | 第23页 |
·文献调研法 | 第23-24页 |
·研究流程 | 第24-25页 |
4.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近 60 年的土地政策分析 | 第25-33页 |
·土地改革时期 | 第25-26页 |
·“减租减息”活动 | 第25页 |
·“农业互助”试点的成立 | 第25-26页 |
·“农业集体化”时期 | 第26-28页 |
·农业合作化 | 第26-27页 |
·“人民公社化”时期 | 第27-28页 |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实施 | 第28-29页 |
·“退耕还林草”时期 | 第29-31页 |
·政策变化特征 | 第31-33页 |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 第31页 |
·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 第31页 |
·土地开发改革变化 | 第31页 |
·土地保护思想 | 第31-33页 |
5. 阿旗近 60 年耕地变化分析 | 第33-40页 |
·耕地面积变化 | 第33-34页 |
·农耕北界变化 | 第34-40页 |
6.耕地变化政策驱动分析 | 第40-46页 |
·自然条件 | 第40-42页 |
·降水量变化 | 第40-41页 |
·气温变化 | 第41页 |
·大风日数变化 | 第41-42页 |
·政策驱动 | 第42-46页 |
·鼓励开垦阶段对耕地的影响 | 第43页 |
·禁止垦荒阶段对耕地的影响 | 第43页 |
·反复阶段对耕地的影响 | 第43-44页 |
·后期的鼓励开垦阶段对耕地的影响 | 第44-45页 |
·退耕还林还草对耕地的影响 | 第45-46页 |
7.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