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研究对象 | 第8-10页 |
·病例来源 | 第8页 |
·诊断标准 | 第8页 |
·纳入标准 | 第8页 |
·排除标准 | 第8页 |
·中止及剔除标准 | 第8-10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一般临床资料的收集 | 第10页 |
·分组结果 | 第10-11页 |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 第11-12页 |
·血清Hs-CRP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11页 |
·血清Lp-PLA2水平的测定 | 第11-12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3-16页 |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13-14页 |
·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LP-PLA2水平比较 | 第14页 |
·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 第14-15页 |
·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其他危险因素之间比较 | 第15-1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16-20页 |
·Lp-PLA2的生物学特点 | 第16页 |
·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 | 第16-17页 |
·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 | 第17-20页 |
·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第17-18页 |
·Lp-PLA2与临床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第18页 |
·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 第18页 |
·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 第18-2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综述 | 第23-3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
附录1 | 第36-37页 |
附录2 | 第37-3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