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主要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生产性服务业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 第14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第14-16页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关研究的综述 | 第16-19页 |
·产业集聚理论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综述 | 第16-17页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理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的综述 | 第19-21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几种理论观点简述 | 第19-20页 |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作用机制的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1-23页 |
3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 | 第23-26页 |
·增加值变动分析 | 第23-24页 |
·就业变动及劳动生产率分析 | 第24-26页 |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发展状况 | 第26-29页 |
·分行业增加值及结构变化分析 | 第26-27页 |
·分行业就业人数及其结构变动分析 | 第27-29页 |
4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状况的实证分析 | 第29-42页 |
·产业集聚测度指标及数据选取 | 第29-32页 |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简述 | 第29-31页 |
·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测度与分析 | 第32-40页 |
·首位度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 第32-34页 |
·空间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 | 第34-37页 |
·区位商的测算与分析 | 第37-40页 |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总结与分析 | 第40-42页 |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变化状况的总结与分析 | 第40页 |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城市的总结与分析 | 第40-42页 |
5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42-47页 |
·实证研究基础、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 第42-43页 |
·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43-47页 |
6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8-50页 |
·各城市地方政府应转变发展观念,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 第48页 |
·大力发展科研、商务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行业 | 第48页 |
·突破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 第48-49页 |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周边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生产性服务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