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三、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突发事件中的谣言相关问题的概述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有关新媒体、突发事件和谣言的基本概念 | 第14-18页 |
一、 什么是新媒体 | 第14-15页 |
二、 什么是突发事件 | 第15-16页 |
三、 什么是谣言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特点 | 第18-20页 |
一、 数量增长快,传播范围广 | 第18-19页 |
二、 主客体身份的双重性 | 第19-20页 |
三、 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杀伤力 | 第20页 |
第三节 突发事件和谣言的相互作用 | 第20-22页 |
一、 突发事件发生之时易滋生谣言 | 第20-21页 |
二、 谣言推进突发事件的恶性发展 | 第21-22页 |
三、 谣言在突发事件后仍煽风点火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产生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第一节 谣言产生的社会环境 | 第24-26页 |
一、 环境危机与社会的短暂动荡 | 第24-25页 |
二、 信息沟通渠道发生障碍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谣言滋生的心理基础 | 第26-29页 |
一、 恐慌情绪借谣言来释放 | 第27页 |
二、 刻板印象加剧情绪对立 | 第27-28页 |
三、 从众心理导致人云亦云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要素分析 | 第31-46页 |
第一节 谣言的传播者和受众分析 | 第31-35页 |
一、 谣言传播者分析 | 第32-33页 |
二、 谣言受众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谣言传播的渠道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节 谣言传播的内容和过程分析 | 第37-44页 |
一、 谣言传播的内容分析 | 第37-39页 |
二、 谣言传播的过程和模式分析 | 第39-41页 |
三、 以“瓮安事件”为例剖析谣言的内容和传播过程 | 第41-44页 |
第四节 谣言传播效果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中谣言应对措施研究 | 第46-57页 |
第一节 从传播者和受众角度分析谣言的应对措施 | 第46-48页 |
一、 从传播者角度分析谣言的应对措施 | 第46-47页 |
二、 从受众角度分析谣言的应对措施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从传播渠道角度分析谣言的应对措施 | 第48-52页 |
一、 发挥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工作 | 第49-50页 |
二、 强化新媒体自律意识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从传播内容和过程角度分析谣言的应对措施 | 第52-55页 |
一、 建立及时、完善的信息公开体制 | 第53-54页 |
二、 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循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