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

黑龙江省兰西长岗灌区用水管理制度创新及绩效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2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四、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五、 论文的创新点及今后发展方向第20-22页
第一章 灌区用水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第22-31页
 第一节 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第22-23页
  一、 公共物品的阐述第22-23页
  二、 外部性及其影响第23页
 第二节 水资源价值理论第23-24页
 第三节 产权经济理论第24-27页
  一、 产权理论的演变第24-25页
  二、 产权的功能第25-26页
  三、 产权的分类第26页
  四、产权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水权第26-27页
 第四节 交易费用理论第27-28页
 第五节 制度变迁理论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二章 长岗灌区用水管理制度现状与改革背景分析第31-39页
 第一节 长岗灌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第31-32页
  一、 自然概况第31页
  二、 社会经济概况第31-32页
 第二节 兰西县长岗灌区工程基本概况第32-33页
 第三节 长岗灌区农业用水管理制度改革历程第33-34页
 第四节 长岗灌区用水管理制度分析第34-35页
 第五节 长岗灌区用水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一、 水权不明晰,权能界定不清第35页
  二、 水利投资方式单一,灌区工程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薄弱第35-36页
  三、 水价制定、监督及核算不合理第36页
  四、 灌区农民用水户缺乏对水资源管理的直接参与和监督第36-37页
  五、 灌区对用水户缺乏节约用水奖励机制第37页
  六、 灌区管理站对灌溉管理人员有效激励不足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长岗灌区用水管理制度创新及其评价第39-54页
 第一节 长岗灌区用水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容第39-47页
  一、 私人参与国有灌区管理第39-40页
  二、 灌区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实行用水户民主协商第40-42页
  三、 创新管理体制,变过去的松散管理为岗位责任管理第42-43页
  四、 提高用水管理开放度,建立节水型供水体系第43页
  五、 实行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第43-44页
  六、 进行水价改革,发挥价格调节作用第44页
  七、 成立“水银行”,搭建水权明晰交易平台第44-47页
 第二节 长岗灌区用水制度创新的综合评价第47-53页
  一、 长岗灌区用水制度创新带来的效益第47-51页
  二、 灌区用水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长岗灌区用水管理制度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第54-59页
 第一节 研究方法第54-55页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变量的选取第55-56页
  一、 数据来源第55页
  二、 变量的量化第55-56页
 第三节 模型分析与结果讨论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完善长岗灌区用水管理制度的对策第59-63页
 第一节 政府及相关部门层面第59-61页
  一、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第59页
  二、 拓宽融资渠道,全社会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第59页
  三、 完善相应的用水法律第59-60页
  四、 重视水管理制度的设计第60页
  五、 强化和完善“以工代赈”制度第60-61页
 第二节 灌区自身建设层面第61-62页
  一、 降低灌区用水信息交易成本第61页
  二、 充分利用好高校及科研院所第61页
  三、 推广节水技术的应用第61页
  四、 重视妇女在田间管理的作用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壤墒情信息采集与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异丙威悬浮剂在水稻上的残留动态及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