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17页 |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 (一)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 (一)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 | 第10-11页 |
| (二)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1-12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 | 第12-15页 |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三)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页 |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5-16页 |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和内涵 | 第17-23页 |
| 一、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与演变 | 第17-19页 |
| (一)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 | 第17-18页 |
| (二)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 | 第18-19页 |
|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特征 | 第19-23页 |
| (一)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 第20-21页 |
| (二)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特征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内涵 | 第23-30页 |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演变 | 第23-27页 |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第23-25页 |
|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 | 第25-27页 |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 第27-30页 |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第27-28页 |
|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征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相融相通 | 第30-38页 |
| 一、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第30-33页 |
| (一) 为可持续发展观念提供思维借鉴 | 第30-31页 |
| (二) 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系统支撑 | 第31-32页 |
| (三) 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思想指导 | 第32-33页 |
|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发展中的体现 | 第33-35页 |
| (一) 人与人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 第33页 |
| (二) 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 第33-34页 |
| (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 第34-35页 |
| 三、道家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相通性 | 第35-38页 |
| (一) 道家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具有相通性 | 第35页 |
| (二) 道家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相通性 | 第35-36页 |
| (三) 道家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有相通性 | 第36-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