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概述 | 第16-19页 |
·重金属的来源 | 第16页 |
·重金属的危害 | 第16-17页 |
·铬 | 第16页 |
·镉 | 第16页 |
·铜 | 第16页 |
·镍 | 第16-17页 |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点 | 第17页 |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 第17-19页 |
·藻类吸附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非活性藻类吸附的优越性 | 第19-20页 |
·藻类吸附重金属的机理 | 第20-21页 |
·藻类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藻类吸附重金属的热力学研究 | 第22-23页 |
·藻类吸附重金属的动力学研究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4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材料及主要仪器 | 第2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6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重金属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铜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铬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镉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镍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重金属铜、铬、镉、镍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重金属铜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 第27页 |
·重金属铬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 第27页 |
·重金属镉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重金属镍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 第28页 |
·探究羊栖菜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特性的试验设计 | 第28-29页 |
·pH 值对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28页 |
·吸附剂添加量对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28页 |
·溶液初始浓度对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28-29页 |
·离子强度对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29页 |
·羊栖菜对 Cu~(2+)、Cr~(6+)、Cd~(2+)、Ni~(2+)的吸附动力学 | 第29页 |
·羊栖菜对 Cu~(2+)、Cr~(6+)、Cd~(2+)、Ni~(2+)的吸附热力学 | 第29页 |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29-31页 |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55页 |
·pH 值对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31-33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吸附剂用量对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33-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6页 |
·溶液初始溶度对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36-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离子强度对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第40-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页 |
·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热力学研究 | 第42-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羊栖菜对重金属热力学吸附平衡试验数据 | 第43-45页 |
·Langmuir 模式下的吸附线性拟合 | 第45-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羊栖菜吸附重金属的动力学研究 | 第50-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研究工作中的不足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