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资料来源 | 第18-19页 |
| ·国内外的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2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林权纠纷相关理论概述 | 第23-29页 |
| ·林权纠纷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3-29页 |
| ·产权 | 第23页 |
| ·林权 | 第23-24页 |
| ·集体林权定义及内涵 | 第24-26页 |
| ·林权纠纷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X 村林权纠纷分析 | 第29-38页 |
| ·浙江省林业现状描述 | 第29页 |
| ·对个案村 Y 镇 X 村的描述 | 第29-31页 |
| ·对 Y 镇 X 村的村庄表述 | 第29-30页 |
| ·X 村林权纠纷变迁的简述 | 第30-31页 |
| ·X 村林权纠纷的现状 | 第31-35页 |
| ·村民之间的纠纷 | 第31-32页 |
| ·各个小组之间的林权纠纷 | 第32-33页 |
| ·领导干部和村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第33页 |
| ·村民和承包人之间的纠纷 | 第33-34页 |
| ·承包合同的纠纷 | 第34-35页 |
| ·X 村解决林权纠纷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 ·宗族势力强大,林权纠纷调处缺乏公平 | 第35页 |
| ·司法执行力度欠缺,缺少监督管理机制 | 第35-36页 |
| ·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严重,处理方式欠缺公平 | 第36页 |
| ·解决纠纷的认识不到位,处理的方式不灵活 | 第36页 |
| ·林权流转体系不完善 | 第36-37页 |
| ·林权评估体系不健全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X 村林权纠纷产生原因与解决对策 | 第38-47页 |
| ·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 ·村庄资源稀缺导致林木价格上涨 | 第38-39页 |
| ·政策变迁,权责不明引发林权纠纷 | 第39页 |
| ·林业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民林权意识淡薄 | 第39-40页 |
| ·宗族势力强大,大姓欺压小姓 | 第40-41页 |
| ·林权纠纷的治理对策 | 第41-47页 |
| ·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林农的法律意识 | 第41-42页 |
| ·建设基层组织,加强村庄的自治能力,矛盾化解在基层 | 第42页 |
| ·深化林业制度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把维护农民的权益 | 第42-43页 |
| ·对于发生的纠纷,要先让当事人选择处理的方式 | 第43-44页 |
| ·完善林权交易市场的流转体系 | 第44页 |
| ·加强林权流转监督体系的建设 | 第44页 |
| ·加强森林资源评估制度和体系的建设 | 第44-45页 |
| ·创新林权流转的方式和绩效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