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2页 |
插图清单 | 第12-14页 |
附表清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9页 |
·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住宅产业化推广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建筑节能在住宅产业化推广中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国外夹芯墙板应用及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国内夹芯墙体发展及应用情况 | 第20-2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抗剪性能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 第23-45页 |
·保温板的相关设计参数 | 第23页 |
·保温板斜截面抗剪性能的研究 | 第23-28页 |
·保温板受力示意图 | 第23-24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 第25-28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8-29页 |
·有限元分析的概念 | 第28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流程 | 第28-29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有限元的建模 | 第29-33页 |
·有限元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29页 |
·有限元模型和单元的选择 | 第29-30页 |
·基本计算参数 | 第30页 |
·单元网格划分 | 第30-32页 |
·荷载形式和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斜截面受剪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 第33-38页 |
·承载力极限状态的确定 | 第33-34页 |
·ANSYS模拟结果 | 第34-37页 |
·ANSYS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偏心受压时斜截面抗剪性能的研究 | 第38-43页 |
·保温板计算模型和受力示意图 | 第38-39页 |
·保温板偏心受压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 第39-40页 |
·保温板偏心受压时的有限元分析 | 第40-43页 |
·保温板偏心受压时ANSYS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保温隔热的验算及经济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 第45-63页 |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热工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 | 第45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的夏季保温隔热的验算 | 第45-51页 |
·夏季保温隔热标准的确定 | 第46-47页 |
·夏季室外综合温度的选取 | 第47页 |
·夏季保温隔热的验算过程 | 第47-50页 |
·验算结果的分析 | 第50-51页 |
·普通钢筋混凝土板与空心砖墙的夏季保温隔热的验算 | 第51-55页 |
·普通钢筋混凝土板保温隔热的验算 | 第51-52页 |
·空心砖墙保温隔热的验算 | 第52-54页 |
·三种不同材质墙体保温隔热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经济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 第55-60页 |
·LCCA法的相关背景 | 第55-56页 |
·围护结构单位面积热损失的相关计算公式 | 第56页 |
·保温层生命周期内各项费用的计算 | 第56-57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合肥地区)经济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 第57-58页 |
·不同保温层厚度所耗用的生命周期里的总费用的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第四章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基于热工性能的模型优化与冷桥结露现象的有限元分析 | 第63-79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基于热工性能的模型优化 | 第63-73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的热工性能标准 | 第63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的计算模型 | 第63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的模型优化 | 第63-64页 |
·不同的保温层厚度的热工计算结果 | 第64-68页 |
·不同的混凝土板厚度的热工计算结果 | 第68-72页 |
·优化前后模型的夏季保温隔热性能和经济层厚度的比较 | 第72-73页 |
·混凝土夹芯保温板冷桥结露现象的ANSYS有限元分析 | 第73-77页 |
·冷桥结露现象的概念,危害与防治 | 第73-74页 |
·ANSYS热分析理论和热分析的方法路线简介 | 第74-75页 |
·ANSYS热分析过程 | 第75-77页 |
·对比分析混凝土夹芯保温板和钢筋混凝土板的ANSYS结果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