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7-32页 |
·污泥概述 | 第17-21页 |
·剩余污泥的产生 | 第17页 |
·污泥的分类与性质 | 第17-18页 |
·污泥的组成 | 第18-20页 |
·污泥处理现状 | 第20页 |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 第20-21页 |
·厌氧消化概述 | 第21-26页 |
·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 | 第21-24页 |
·厌氧消化现状 | 第24页 |
·污泥厌氧消化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 | 第25-26页 |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概述 | 第26-27页 |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原理 | 第26页 |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在厌氧消化中应用 | 第26-27页 |
·污泥中重金属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污泥中重金属的来源与危害 | 第27页 |
·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活性污泥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9-32页 |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第二章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对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32-43页 |
·实验目的 | 第32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污泥来源 | 第32页 |
·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4页 |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第34-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污泥含水率的变化 | 第36页 |
·可生化性的变化 | 第36-37页 |
·污泥上清液组分含量的变化 | 第37-40页 |
·污泥形态的变化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对污泥湿法发酵的影响研究 | 第43-51页 |
·实验目的 | 第43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43-44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4页 |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不同蒸汽爆破条件对沼气产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蒸汽爆破条件对 CH4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蒸汽爆破条件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蒸汽爆破条件对挥发酸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不同蒸汽爆破条件对氨氮的影响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对污泥干发酵的影响研究 | 第51-64页 |
·实验目的 | 第5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实验装置 | 第51-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3页 |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第53-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3页 |
·不同的蒸汽爆破条件对污泥干发酵的影响 | 第54-58页 |
·生物抑制因子对污泥干发酵的影响 | 第58-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预处理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影响研究 | 第64-71页 |
·实验目的 | 第6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实验材料 | 第64页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64-65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65页 |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第65-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浓缩污泥固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形态分布 | 第66-67页 |
·预处理前后污泥上清液中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变化 | 第67-68页 |
·预处理前后污泥固体中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变化 | 第68页 |
·预处理前后污泥固体中重金属的的形态分布变化 | 第68-69页 |
·污泥扫描电镜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