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儿童精神病论文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心理社会发生机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45页
 第一节 躯体化概念的理论沿革第14-20页
     ·“躯体化”的发展历程第15-18页
     ·“躯体化”的概念分类第18-20页
 第二节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研究现状第20-37页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共病第22-24页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发病影响因素第24-27页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心理学解释第27-29页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心理干预第29-37页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第37-43页
     ·过去研究的不足之处第38-40页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第40-43页
 第四节 研究构想第43-45页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43页
     ·研究设计第43-44页
     ·总体研究框架图第44-45页
第二章 研究工具与方法的质量分析第45-61页
 第一节 取样方法与样本质量控制第45-48页
     ·取样方法第45页
     ·样本质量控制第45-46页
     ·各研究中所用样本的信息第46-48页
 第二节 儿童躯体化量表的修订第48-55页
     ·研究对象第48-49页
     ·问卷的修订第49页
     ·研究工具第49-50页
     ·研究方法第50页
     ·结果第50-54页
     ·结论第54-55页
 第三节 研究中所用问卷的心理测量学属性检验第55-58页
 第四节 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第58-61页
     ·横断数据的分析方法第58页
     ·纵向追踪数据的分析方法第58-60页
     ·统计分析方法与软件第60-61页
第三章 研究一: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心理发生机制第61-92页
 第一节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发展趋势第61-71页
     ·研究目的第61页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61-62页
     ·结果第62-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二节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与情绪问题第71-78页
     ·引言第71-72页
     ·研究方法第72-73页
     ·结果第73-77页
     ·讨论第77-78页
 第三节 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认知易感因素——反刍思维对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影响第78-87页
     ·引言第78-80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80页
     ·结果第80-85页
     ·讨论第85-87页
 第四节 儿童功能躯体化症状与功能损伤第87-92页
     ·引言第87-88页
     ·对象与方法第88-89页
     ·结果第89-90页
     ·讨论第90-92页
第四章 研究二:环境对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影响第92-111页
 第一节 母亲身心健康对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影响第92-97页
     ·引言第92-93页
     ·研究方法第93页
     ·结果第93-95页
     ·讨论第95-97页
 第二节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影响第97-102页
     ·引言第97-98页
     ·研究方法第98页
     ·结果第98-100页
     ·结论第100-102页
 第三节 班级环境对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影响第102-105页
     ·引言第102-103页
     ·研究方法第103页
     ·结果分析第103-104页
     ·讨论第104-105页
 第四节 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与儿童功能性躯体化症状的关系第105-111页
     ·引言第105-107页
     ·对象与方法第107页
     ·结果第107-109页
     ·讨论第109-111页
第五章 总讨论第111-121页
 第一节 儿童躯体化症状的心理社会发生机制第111-114页
     ·儿童躯体化症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112页
     ·儿童躯体化症状的心理发生机制第112-113页
     ·环境对儿童躯体化症状的影响第113-114页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第114-121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14-116页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116-118页
     ·未来的研究展望第118-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4页
致谢第134-136页
附录第136-143页
个人简历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肠癌候选糖蛋白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及验证和新型娃儿藤碱衍生物NK-007在肠炎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下一篇:高场强术中磁共振联合功能神经导航辅助切除侧脑室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