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应用光学论文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及其在拼接镜共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7-33页
   ·自适应光学技术概述第17-22页
     ·大气湍流和畸变波前第17-19页
     ·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9-20页
     ·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第20-22页
   ·拼接型大口径望远镜系统概述第22-26页
     ·拼接型大口径望远镜系统介绍第22-23页
     ·拼接镜共相误差介绍第23-24页
     ·拼接型主镜共相误差的检测方法第24-26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器概述第26-31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发展历程第26-28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器与其他波前探测器的性能比较第28-31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二章 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理论基础和波前复原算法第33-43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基础理论第33-38页
     ·傅里叶光学原理介绍第33-34页
     ·像面光场分布数值分析第34-36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理论模型第36-38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波前复原算法第38-42页
     ·迭代波前复原算法第38-40页
     ·非线性优化复原算法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实验研究和性能分析第43-87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的离散数值分析第43-46页
     ·像面离散采样数值分析第43-44页
     ·像面光强计算方法第44页
     ·CCD相机输出图像中心的标定第44-46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的实验研究第46-54页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的标定第46-48页
     ·实验方案介绍第48-49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技术的实验结果第49-54页
   ·相位差法波前探测器精度影响因素分析第54-77页
     ·像面光强空间采样率对检测精度的影响第54-57页
     ·CCD相机输出图像位数对检测精度的影响第57-61页
     ·CCD相机探测噪声对相位差波前探测精度影响分析第61-75页
     ·离焦量大小对相位差波前探测器波前探测精度的影响第75-77页
   ·基于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新型图像复原方法第77-83页
     ·直接波前解卷积技术的基本原理第77-78页
     ·相位差法用于降质图像复原的实验方案第78-79页
     ·降质图像复原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9-83页
   ·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结构设计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四章 基于光栅分光原理的新型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第87-107页
   ·光栅型相位差波前探测器基本原理第87-89页
   ·光栅型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仿真研究第89-99页
     ·单阶Zernike像差的仿真结果第90-94页
     ·随机组合像差的仿真结果第94-99页
   ·光栅型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实验研究第99-105页
     ·实验方案介绍第99-101页
     ·实验结果第101-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五章 基于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拼接镜共相误差检测的仿真研究第107-127页
   ·拼接型望远镜系统点扩展函数计算第107-108页
   ·非线性最优化复原算法的目标函数第108-109页
   ·平移误差检测的仿真研究第109-117页
     ·用于复原平移误差的梯度公式第109-110页
     ·仿真参数第110-112页
     ·平移误差检测的仿真结果第112-117页
   ·倾斜误差检测的仿真研究第117-122页
     ·用于复原倾斜误差的梯度公式第117-118页
     ·倾斜误差检测的仿真结果第118-122页
   ·共相误差检测的仿真研究第122-126页
     ·用于复原共相误差的梯度公式第122-123页
     ·共相误差检测的仿真结果第123-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六章 基于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拼接镜共相误差检测实验第127-143页
   ·模拟拼接镜面的共相误差检测的实验方案第127-128页
   ·平移误差检测的实验结果第128-135页
     ·单块拼接子镜的平移误差检测第128-132页
     ·多块子镜平移误差检测第132-135页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第135页
   ·倾斜误差检测的实验结果第135-139页
     ·单块拼接子镜的倾斜误差检测第136-138页
     ·多块子镜倾斜误差检测第138-139页
   ·共相误差检测的实验结果第139-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3-147页
   ·论文主要内容与成果第143-144页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44-145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145-147页
致谢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9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子安全通信理论研究
下一篇:螺旋Blumlein线型强流电子加速器特性及其相关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