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碳排放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页 |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路线图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25-32页 |
·研究区域简介 | 第25-26页 |
·自然地理位置 | 第25页 |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5-26页 |
·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型 | 第26-31页 |
·低碳经济理论 | 第26-27页 |
·情景分析模型 | 第27-28页 |
·灰色预测模型 | 第28-30页 |
·能源消耗预测模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安徽省工业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 第32-45页 |
·安徽工业行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第32页 |
·安徽工业行业发展现状 | 第32页 |
·安徽工业各行业 2006-2011 年碳排放状况 | 第32-36页 |
·能源消费碳排放计算模型 | 第32-33页 |
·碳排放量 | 第33-36页 |
·安徽工业各行业 2006-2011 年碳排放强度 | 第36-38页 |
·安徽工业各行业碳减排压力分析 | 第38-39页 |
·安徽工业各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 第39-42页 |
·工业减排潜力模型 | 第39-40页 |
·减排潜力分析 | 第40-42页 |
·政策建议 | 第42-43页 |
·调整工业结构,注重推动高耗能部门节能减排 | 第42-43页 |
·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工业 CDM 项目建设力度 | 第43页 |
·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安徽省火电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 第45-55页 |
·火力发电概述 | 第45页 |
·安徽火电行业发展状况 | 第45-48页 |
·发电量 | 第45-46页 |
·装机容量 | 第46页 |
·年平均运行小时 | 第46-47页 |
·发电煤耗 | 第47-48页 |
·安徽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第48-51页 |
·火电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模型 | 第48-49页 |
·火电机组温室气体排放量 | 第49-51页 |
·安徽火电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第51-53页 |
·火电减排潜力模型 | 第51页 |
·减排潜力情景构建 | 第51页 |
·减排潜力分析 | 第51-53页 |
·政策建议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安徽省垃圾填埋气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 第55-65页 |
·垃圾填埋气概述 | 第55页 |
·安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 第55-56页 |
·安徽垃圾填埋气 CH4产量 | 第56-60页 |
·CH4产量模型 | 第56-57页 |
·安徽省各市垃圾填埋气 CH4产量 | 第57-60页 |
·安徽省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 CO2减排潜力分析 | 第60-63页 |
·垃圾填埋气利用方式 | 第60-61页 |
·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 第61页 |
·发电项目减排潜力预测模型 | 第61-62页 |
·安徽垃圾填埋气 CO2减排潜力研究 | 第62-63页 |
·政策建议 | 第63页 |
·推进垃圾处理领域 CDM 项目 | 第63页 |
·收集利用垃圾填埋气 | 第63页 |
·培养居民低碳生活意识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的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