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门出租他人房屋案的法律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案情简介 | 第9-10页 |
2 本案涉及的争议问题 | 第10-11页 |
·杨某是否构成犯罪 | 第10页 |
·杨某是否涉嫌构成诈骗罪 | 第10页 |
·杨某是否涉嫌构成盗窃罪 | 第10-11页 |
·杨某是否涉嫌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 第11页 |
·违法获益数额如何认定的问题 | 第11页 |
3 本案涉及的几个关系定位问题 | 第11-18页 |
·不当得利与侵占的关系 | 第11-14页 |
·不当得利法律关系的界定 | 第11-12页 |
·侵占行为的法律定性 | 第12-13页 |
·不当得利与刑法中侵占行为的关系 | 第13页 |
·本案的法律性质界定 | 第13-14页 |
·欺诈与诈骗罪的关系 | 第14-15页 |
·欺诈关系的构成 | 第14页 |
·诈骗罪是否成立 | 第14-15页 |
·三角诈骗的排除 | 第15页 |
·侵犯财产权与侵犯民主权利的关系 | 第15-17页 |
·本案涉案标的的厘定 | 第15页 |
·盗窃使用权是否成立犯罪 | 第15-16页 |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不足 | 第16-17页 |
·有罪与无罪的关系 | 第17-18页 |
·有罪论的观点 | 第17页 |
·无罪论的观点 | 第17页 |
·有罪论与无罪论的价值对比 | 第17-18页 |
4 实践中处理本案的对策 | 第18-20页 |
·对杨某行为的实际定性 | 第18-19页 |
·确认杨某的行为无罪 | 第18页 |
·治安处罚 | 第18页 |
·按照侵权行为法处理 | 第18-19页 |
·房屋所有权人损失数额的确定 | 第19-20页 |
·发出审判建议 | 第20页 |
5 就案件看立法之完善 | 第20-25页 |
·立法现状 | 第20-22页 |
·立法缺失 | 第20-21页 |
·盗窃使用权未能入罪 | 第21页 |
·侵宅行为量刑过轻 | 第21-22页 |
·缺失原因 | 第22-23页 |
·立法出台时间较早 | 第22页 |
·经济发展快 | 第22页 |
·无罪推定思维未能彻底贯彻 | 第22-23页 |
·完善建议 | 第23-25页 |
·加强对盗窃使用权行为的立法 | 第23页 |
·提升侵宅行为的刑期 | 第23页 |
·加强物业管理立法 | 第23-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