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预算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政府实行绩效预算的理论依据 | 第14-19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4-15页 |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4页 |
·公共选择理论与绩效预算的关系 | 第14-15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5-16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5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绩效预算的关系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绩效预算的关系 | 第16-17页 |
·X 效率理论 | 第17-19页 |
·X 效率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7-18页 |
·X 效率理论与绩效预算的关系 | 第18-19页 |
3. 我国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9-28页 |
·我国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现状 | 第19-21页 |
·我国绩效预算改革的实践历程 | 第19-20页 |
·我国绩效预算改革取得的成效 | 第20-21页 |
·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1-28页 |
·绩效预算理念的理解不透彻 | 第21-22页 |
·绩效预算的编制制度不合理 | 第22-24页 |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 | 第24-25页 |
·绩效改革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后 | 第25-26页 |
·绩效预算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 第26-28页 |
4. 国外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 第28-37页 |
·国外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成功经验 | 第28-33页 |
·美国政府的绩效预算改革 | 第28-30页 |
·新西兰政府的绩效预算改革 | 第30-31页 |
·新加坡政府的绩效预算改革 | 第31-33页 |
·国外政府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7页 |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绩效预算的必要条件 | 第33-34页 |
·透明的预算程序是绩效预算的重要环节 | 第34-35页 |
·创新的评估方法是绩效预算的坚实基础 | 第35页 |
·全面的监督机制是绩效预算的有力保障 | 第35-37页 |
5. 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模型分析 | 第37-45页 |
·模型的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模型的计算方法 | 第38-40页 |
·模型中各类分级指标的选取和分值的设定 | 第40-41页 |
·模型各指标权重的设计 | 第41-43页 |
·模型中其他相关因素的考虑 | 第43-45页 |
6.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建议 | 第45-54页 |
·正确树立绩效预算观念,宣传绩效管理文化 | 第45-46页 |
·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预算程序 | 第46-48页 |
·构建完整有效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 第48-50页 |
·提高绩效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 第50-52页 |
·建立公开透明的绩效预算监督机制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和注释 | 第56-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