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选题依据 | 第11页 |
·前人研究及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预期结果 | 第12-13页 |
第2章 《红楼梦》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 第13-20页 |
·《红楼梦》简介及作者生平 | 第13-14页 |
·《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第14-16页 |
·《红楼梦》所体现出的文化意义 | 第16-17页 |
·《红楼梦》所体现出的美学意义 | 第17-20页 |
第3章 《红楼梦》中的玉文化 | 第20-35页 |
·玉文化对《红楼梦》创作上的影响 | 第20-25页 |
·时代风气 | 第20-23页 |
·世家文化 | 第23页 |
·传统“玉石崇拜”心理 | 第23-24页 |
·玉文化中的生命意识和轮回意识 | 第24-25页 |
·《红楼梦》以“玉”为纲 | 第25页 |
·《红楼梦》中的“玉” | 第25-31页 |
·宝玉之“玉德” | 第26-28页 |
·黛玉之“玉魂” | 第28-29页 |
·妙玉之“玉性” | 第29-31页 |
·玉文化奠定了《红楼梦》的艺术基调 | 第31-35页 |
·玉文化为《红楼梦》提供了审美根基 | 第31-32页 |
·玉文化为《红楼梦》营造了空灵意境 | 第32-33页 |
·玉文化润泽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形象 | 第33-35页 |
第4章 《红楼梦》中的金文化 | 第35-47页 |
·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 | 第35-37页 |
·黄金的起源 | 第35页 |
·黄金的文化意义 | 第35-37页 |
·黄金的美学意义 | 第37页 |
·金文化在《红楼梦》创作中的表达方式 | 第37-40页 |
·实写 | 第38-39页 |
·虚写 | 第39-40页 |
·《红楼梦》中以“金”作为另一条叙事的线索 | 第40-42页 |
·人物主线情节的设置 | 第40-41页 |
·人物姓名和装饰的设置 | 第41页 |
·人物性格和命运的设置 | 第41-42页 |
·《红楼梦》中的“金” | 第42-47页 |
·宝钗之“金玉良姻” | 第42-43页 |
·湘云之“双星麒麟” | 第43-45页 |
·凤姐之“朝阳五凤” | 第45-47页 |
第5章 探究金和玉的二元论对《红楼梦》叙事的推动作用 | 第47-51页 |
·金、玉两种属性划分揭示了人物的象征意义 | 第47页 |
·金、玉两条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 第47-48页 |
·金、玉两条线索叙事增强了作品多角度的美 | 第48-51页 |
第6章 《红楼梦》中的金玉文化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借鉴 | 第51-63页 |
·《红楼梦》中的玉文化与现代首饰设计的结合 | 第51-55页 |
·玉文化在首饰设计中的诗性表现 | 第51-53页 |
·玉文化在首饰设计中的人格润泽 | 第53-55页 |
·《红楼梦》中的金文华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转型 | 第55-57页 |
·中国传统金玉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传承展 | 第57-60页 |
·融合当代生活的思维,承载当代人的情感 | 第57-58页 |
·将金、玉文化与当代艺术相碰撞 | 第58-60页 |
·设计作品 | 第60-63页 |
·设计作品:《以春之名》 | 第60-61页 |
·设计作品:《因循》 | 第61-63页 |
第7章 结语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