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超大质量黑洞及其寄主星系的协同演化 | 第9-10页 |
·后星暴天体简介 | 第10-11页 |
·后星暴类星体 | 第11-12页 |
·后星暴类星体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中红外光谱观测的意义 | 第13-14页 |
·河外天体的中红外光谱性质简介 | 第14-21页 |
·星暴星系 | 第14-16页 |
·活动星系核 | 第16-19页 |
·极亮红外星系 | 第19-21页 |
·文本结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样本描述 | 第22-24页 |
·SDSS样本 | 第22-23页 |
·HST/ACS样本 | 第23页 |
·Spitzer/IRS样本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观测和数据处理 | 第24-28页 |
第四章 谱测量 | 第28-35页 |
第五章 结果和讨论 | 第35-46页 |
·合成谱 | 第35-38页 |
·诊断图中的PSQs | 第38-41页 |
·PSQs中红外性质及其寄主星系类型 | 第41-4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6-47页 |
附录A IRS低分辨率光谱数据处理流程 | 第47-59页 |
附录B PSQs的SDSS、HST/ACS成像以及SDSS光谱 | 第59-67页 |
附录C PSQs的PAH发射特征拟合图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