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1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概述 | 第10-16页 |
| ·前科的含义及后果 | 第10-12页 |
| ·前科的含义 | 第10-11页 |
| ·前科的法律后果 | 第11-12页 |
| ·前科消灭的含义及后果 | 第12-13页 |
| ·前科消灭的含义 | 第12-13页 |
| ·前科消灭的法律后果 | 第13页 |
| ·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含义 | 第13页 |
|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3-16页 |
|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和人权保障精神 | 第13-14页 |
|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体现了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14-15页 |
|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体现了法律的正义价值 | 第15-16页 |
| 2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域外考察 | 第16-19页 |
| ·前科消灭制度的背景考察 | 第16页 |
| ·国外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立法考察 | 第16-17页 |
| ·小结 | 第17-19页 |
| 3 建立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9-23页 |
| ·建立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0页 |
| ·符合当前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的世界刑法趋向 | 第19页 |
| ·符合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 | 第19-20页 |
| ·符合刑法预防犯罪的目的 | 第20页 |
| ·建立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3页 |
| ·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为建立该制度提供了客观基础 | 第20-21页 |
| ·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建立该制度提供了立法基础 | 第21页 |
| ·我国部分地区的实践为建立该制度提供了实践基础 | 第21-23页 |
| 4 建立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23-25页 |
| ·立法上需明确确立该制度,同时解决与其他法律相冲突的问题 | 第23页 |
| ·观念上需妥善解决与社会传统观念的冲突 | 第23-24页 |
| ·制度上需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配套措施 | 第24-25页 |
| 5 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初步设想 | 第25-33页 |
| ·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 ·保护原则 | 第25页 |
| ·适度原则 | 第25页 |
| ·配合原则 | 第25-26页 |
| ·我国适用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条件 | 第26-28页 |
| ·时间条件 | 第26-27页 |
| ·对象条件 | 第27页 |
| ·悔改条件 | 第27-28页 |
| ·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程序设计 | 第28-30页 |
| ·申请 | 第28-29页 |
| ·管辖和受理 | 第29页 |
| ·调查 | 第29页 |
| ·裁判 | 第29-30页 |
| ·法律效果 | 第30页 |
| ·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 | 第30-33页 |
| ·更新社会观念,寻求对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社会支持 | 第30-31页 |
| ·改革现有制度,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库 | 第31页 |
| ·完善司法保障,对侵犯平等权名誉权的行为予以制止 | 第31-32页 |
| ·加强监督制约,落实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 | 第32-33页 |
| 6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