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对土壤的适应性和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1-12页 |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作物的适应性研究 | 第12-13页 |
| ·作物耐瘠性研究 | 第13页 |
| ·南方坡地作物种植与水土保持研究 | 第13-14页 |
| ·苎麻对土壤的适应性与水土保持研究 | 第14-16页 |
| 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 1 苎麻对不同土壤适应性 | 第17-18页 |
| ·试验点概况及管理 | 第17页 |
|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 2 苎麻对不同区域土壤的适应性 | 第18-19页 |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9页 |
| 3 苎麻对瘠薄地的适应性 | 第19-20页 |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0页 |
| 4 苎麻对南方坡地水土保持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0-22页 |
| ·试验区概况 | 第2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41页 |
| 1 苎麻对不同类型土壤适应性 | 第22-25页 |
| ·农艺性状 | 第22-23页 |
| ·苎麻纤维产量及纤维细度变化 | 第23-24页 |
| ·干物质产量 | 第24页 |
| ·苎麻不同土壤适应性隶属函数 | 第24-25页 |
| 2 苎麻对不同区域土壤的适应性 | 第25-32页 |
| ·区域纤维产量 | 第25-27页 |
| ·不同区域土壤苎麻纤维细度 | 第27-29页 |
| ·不同区域苎麻农艺性状 | 第29页 |
| ·苎麻适应性的隶属函数 | 第29-32页 |
| 3 苎麻对瘠薄地的适应性 | 第32-38页 |
| ·株高 | 第32-33页 |
| ·原麻产量 | 第33-34页 |
| ·地上干物质量 | 第34-35页 |
| ·分株数 | 第35-36页 |
| ·叶面积系数 | 第36-37页 |
| ·苎麻对瘠薄地适应性综合评价 | 第37-38页 |
| 4 苎麻对坡地水土保持与经济效果的影响 | 第38-41页 |
| ·地表径流系数与土壤侵蚀量 | 第38-39页 |
|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 第41-45页 |
| 1 苎麻对不同土壤适应性 | 第41页 |
| ·小结 | 第41页 |
| ·讨论 | 第41页 |
| 2 苎麻对不同区域土壤的适应性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页 |
| 3 苎麻对瘠薄地的适应性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讨论 | 第43页 |
| 4 苎麻对坡地水土保持与经济效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讨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附属图片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